-
党育,刘全明,马小科(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机器学习辅助隔震支座优化布置[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刘健美1,赵峻鹏2,侯爽2(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高速地铁列车竖向振动特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曾德民1,马泽昊1,王心宇1,杨参天1,2(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足尺RC剪力墙倒塌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白福玉1,2,朱绪港3,隋3,2,薛建阳3,吴晨伟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单围柱重檐攒尖木结构动力特性试验及地震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石文龙1,朱鹏杰1,陈文2,马佳文3(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史狄尔建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的实现方法及数值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安东亚(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超高层建筑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框架-核心筒结构外框刚度贡献的直接计算法与间接评估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方志1,2,郑文杰1,胡锐1,陈俊廷1,周腾1,周传波1(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大学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超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滞回本构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梁建文1,周莹莹1,李东桥1,赵华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下十字交叉预制管廊的纵向抗震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陈吉光1,2,3,戴君武1,2,杨永强1,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长春建筑学院).预制混凝土梁-柱-叠合楼板节点抗震性能数值模拟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Lee Jae Kyoung.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a variability analysis between earthquake activity and hydro-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袁瑞1,邱奕翔1,时洪涛2,王进廷1(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基于不同设计反应谱的溪洛渡拱坝动力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Colaco A,Alves Costa P,Ferreira C,Parente C,Fernandez-Ruiz J.Prediction of ground-borne vibration induced by impact pile driving:numerical approach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王祥祺1,王自法2,3,赵登科2,李兆焱2(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震科建(广东)防灾减灾研究院).基于KiK-net记录的PGA与Sa场地影响因子分布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袁建力1,杨韵2(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烈度区古建筑木构架的拉结加固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卢林彤1,李孝雄1,庄海洋1,2,吴琪1(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宽河谷非均匀工程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周云,周和鸿(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日基础隔震建筑抗风设计方法对比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Sebastian Pozo,Fernando Gomez,Thomas Golecki,Juan Carrion,Spencer Billie F Jr.TopSTO:a 115-line code for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s under stationary stochastic dynamic loading[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4期
-
张茂花1,丁俊男1,金薇2,丁康1(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新型柔性连接开洞填充墙RC框架结构平面外抗震性能[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汪梦甫,李柳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带钢板暗支撑叠合板式剪力墙恢复力模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朱付祥,易江(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面内端部激励下斜拉索振动方程推导与求解[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李勇1,2,庞辉1,2,戴君武1,2,孙得璋1,2,姜涛1,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加载频率与幅值对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陈乙轩1,2,姜涛3,吴文彬1,2,江健1,2,3,4(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震损快速识别算法在湖北应城M4.9级地震中的应用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王雪雅,郭小东,王志涛,王威,费智涛(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基于目标-能力差距分析的建筑物抗震韧性评估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徐国栋1,2,薄景山1,2,李巨文1,2,张云霞3(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多维损失指标的灾度计算模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邓鹏1,2,周锦鹏1,黄频1(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大学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韧性评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周荣环1,康帅1,王自法1,2,3,贺东青1(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振型曲率演化法的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识别[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蔡新江1,2,钱状1,毛小勇1,2,田石柱1,2(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超大型混凝土冷却塔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性能对比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汪奇翰1,卢文胜1,2,任祥香1,2,许沛东1,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形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
李吉超1,2,尚庆学3,罗清宇4,王涛1,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电气设备抗震性能对变电站系统功能的影响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