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忞强1,焦宇知1,黄露怡1,袁华平2,田青1(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昆山市计量测试所).腐生葡萄球菌和植物乳杆菌复配对发酵香肠品质和风味的影响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闫佳佳1,2,万璐1,2,尤梦瑶1,2,曾伟民1,2,郑春英1,2(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产香兰素内生真菌GP20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张雅琳1,李婧1,2,刘廷锐1,朱文优1,许慧1(宜宾学院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细菌解析[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陈露1,2,马良3,谭红霞3,朱文优1,2,曾鹏1,2,尹礼国1,2(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不同发酵条件下萝卜泡菜生物胺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才让卓玛1,2,曾诗雨1,2,张效平1,2,李小义1,2,刘霆1,2,赵凤1,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贵州省特种水产工程技术中心).发酵剂对鲟鱼糜中生物胺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赵婷1,付君沐2,尹怀宁1,方尚玲1,李小强2(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湖北将军红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响应面法优化大蒜素提取工艺[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蒋海艳,庞贵尹,郭晓强,陈联梅,康泰然(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响应面优化山桐子油制备共轭亚油酸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钱建瑛1,王雨露1,李恒1,王元才2,陈学义2,史劲松1(江南大学;高邮市元鑫冷冻有限公司).利用沼虾废弃物制备富含虾青素的食用油和虾露调味液的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黄倩1,赵银峰1,周春燕1,王蜀1,丁家文1,邓婷婷1,袁星2,吉莉莉1(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喜德县袁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西式加工工艺对香肠品质的影响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杨柳1,陈宇飞1,刘长姣1,张卓2(吉林工商学院粮食学院;吉林工商学院科研处).基于新食品原料的火锅香辣调味蘸料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农建诚1,韦银幕1,罗文婷2(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添加菊粉的牛肉丸及品质比较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王敬涵,曾蛮石,杜密英,余涛,王晓涵,戴瑞(桂林旅游学院休闲与健康学院).螺蛳肉酱制作工艺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刘东,夏金龙(吉林工商学院吉林省饮食文化研究院).模糊数学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低盐蘑菇酱配方[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段鑫锐,康波,张小龙,刘泽平,徐宁,李冬生(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蚝油挥发性风味成分比较分析[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毕继才1,2,林泽原2,李洋2,杨震2,张肖楠2,张令文2,陈复生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谷胱甘肽增强甜味特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何琪,董怡,邓莎,向燕,何培君,何强(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NaCl对兔肉蛋白质氧化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傅采琪,贺文杰,郭丹郡,胥伟,王宏勋,易阳(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卤鸭腿中八角提取液添加工艺优化及品质影响[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于婷婷,雷鸣,刘宁,赵凯(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部分糊化马铃薯淀粉颗粒及老化特性影响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池玉闽,贾利蓉,邓莎,王书语,向燕,何培君,董怡(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优化提取潼川豆豉中抗氧化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钱晓庆1,2,3,张楠1,李佳鹏4,冯悦虎4,张玉1,2,3(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发酵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和平生物环保有限公司).不同取样方式对臭鳜鱼细菌多样性分析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赵莉君1,赵珂2,艾明艳3,赵改名1,朱瑶迪1,马阳阳1,李苗云1,姜敏娜1(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舞钢市应急管理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着色剂种类对调理川香鸡柳冷藏期间色泽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22,第11期
-
赵福振1,杨格2,杨铭铎3,4,张璇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旅游学院;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式快餐研究发展中心博士后科研基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烹饪学院).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意义与前景——基于预制菜的食品属性[J].中国调味品,2022,第10期
-
龚福明1,2,何彩梅1,吴桂容1,郭继毅1(贺州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德宏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院).乳酸菌降解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的研究现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0期
-
黄春蓉1,李万琪1,黄蓓蓓2(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食品工程系).对比干鲜辣椒酱的品质分析及其产业效益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0期
-
王建伟1,2,叶升1(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电子鼻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进展[J].中国调味品,2022,第10期
-
李慧,张应杰,母运龙,钱琴,彭海川,张鹏程,张崟(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同时测定肉制品中多种核苷酸的HPLC方法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0期
-
王可尧,任仙娥,杨锋,黄永春,张昆明,刘纯友,黄承都(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糖资源加工重点实验室).大豆和豌豆分离蛋白复合热促凝胶特性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22,第10期
-
宫路路1,李晓然2,陈芳勇1,王若曦2,李洁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凯里红酸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及其优势乳酸菌筛选[J].中国调味品,2022,第10期
-
桂海佳,李江龙,李泽林,王雪峰,谷大海,肖智超,范江平(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基于双酶水解优化牛肉酶解液工艺及其呈味成分分析[J].中国调味品,2022,第10期
-
袁波1,张佳敏1,王卫1,白婷1,翁德晖2,向聪3,杨浩3(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高金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豆豉兔丁在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测定及其动态分析[J].中国调味品,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