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与“论”的文化之根 ——《文化大传统与中国早期文论精神》序[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田雪(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反思 ——基于SCL90 测评焦虑因子分析[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中式哲理:土地生长粮食的道理[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研究与多民族文学格局的建构(1949—1966)[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人口流失、城市收缩与中国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困境[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刘建民,王雨(广西民族大学).理解农民与土地的多重价值 ——以重庆D 村土地流转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陈卓兰,覃凤余(广西大学).侗台语分类词单用现象的补证[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李军谕,温顺生(广西民族大学).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欠发达地区消费扶贫发展探索 ——基于广西上林县的实践分析[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祝鹏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少数民族曲艺的形成 ——以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核心的考察[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文君(合肥经济学院).高校思政课程网络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刘维政(西北政法大学).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及其管理策略[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刘华,连涛(广西民族大学).乡土背景下的六堡“农家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陆淼焱(百色学院).隆林彝语语音词汇概况[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蒋芳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美竞争合作新态势对中外人文交流的影响及其应对[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胡建次(云南师范大学).1980 年以来日本学者明代诗学研究述论[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向丽娟(成都工业学院).互联网环境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阻碍与策略[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阿比古丽·尼亚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达斯坦奇社会地位的变迁 ——以新疆民间职业演述艺人为中心的讨论[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陈洪诚(百色学院).红色档案文献赋能高校“四史”教育 ——以百色起义档案文献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苏婷婷(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智能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语移动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探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陈瑞1,苏莉莉2(百色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念与路径[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覃慧宁,熊冰(广西民族大学).壮族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再造 ——基于武鸣罗波庙的田野考察[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卜朝晖,杨珏(广西大学).基于文化特征论的遣唐留学僧道昭、玄昉与法相宗传播的考察[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杨香丽,胡建(西华师范大学).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姜爱华,高秋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谢娜(阜阳师范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郭萌萌1,戴红亮2(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傣语傣绷方言的生态评估[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王宪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比较视域下的文化祖先型神话叙事研究 ——以“布洛陀”和“密洛陀”神话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