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晓琳1,吉瑜2,张朝亮3(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中共咸阳市委党校科研处).IT治理与组织绩效:描述、界定与综述[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周民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关于绿色GDP核算理论及与政策的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王力(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精髓及其当代价值[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林升梁(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台湾报业解禁以来报纸广告表层内容比较研究——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三大报纸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韩焕忠(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尊孔而抑孟——杨文会居士的《论语发隐》与《孟子发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梁化奎(徐州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瞿秋白与“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出场和传播——以其国共合作时期的几个纪念文本为考察中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孔令帅,赵芸(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新世纪以来欧盟教师教育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启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韩东(韩国汉阳大学人文学院).“使天主之教 无远不行”——北京西洋传教士与朝鲜士人的交往心态[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吕相国1,李美玲2(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易学视域下之朱熹“理”“气”关系探微[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金昌庆(韩国釜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高丽文人对王维诗的接受[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杨移贻(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李雅瑞1,杜心怡2(维也纳大学东亚学院汉学系;中国政法大学).一战对中国妇女运动国际化的影响[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徐行(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试论周恩来现代化思想的承前启后作用——基于同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的视角[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3期
  • 乐爱国(厦门大学哲学院).朱熹的“心即理”及其与“性即理”的关系:兼论朱陆之异同[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崔军1,张雅璇2,邱健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一体两翼”:我国政府购买服务实践探索与学术研究的基本框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李润洲(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张力与融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黄鸣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三重解[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张欧1,汪小洋2(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之比较[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秦立海(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954年宪法与过渡时期总路线[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王飞(曲靖师范学院教师发展研究院).大学教师:学生知识品位与公民人格的建构者[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黄文义1,杨天圆2(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合作社农户销售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曹剑波(厦门大学哲学系).女性主义知识论视野下的价值负载的客观性[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蒋国保(苏州大学哲学系).《论语》新解三则[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叶明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云与新中国50-70年代的对外贸易[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谢贵安(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试析《明实录》对王竑个人历史的书写[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沈国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理系).自由的女性与女性的自由: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的主张及其影响[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刘仓(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的地位、实质及主要对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程伟(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走向社群生活的道德教育:麦金太尔社群主义思想的道德意蕴及其启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陈文联,刘姗姗(中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女界钟》的女权思想探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 戚良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艺美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读张长青先生《文心雕龙新释》[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