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庞援婷,周桂君(东北师范大学).从教育角度探析赛珍珠文化价值观的形成[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常晖(吉首大学;中南大学).论辩证解释学和批判解释学的语言观[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王和玉1,温宾利2(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评价性“V-起来”句的句法推导[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谭芳(哈尔滨理工大学).高校基础阶段通用英语课堂话语语料库的生成[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余樟亚1,胡文辉2(上海电力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隐性评价的“规约含义”与“会话含义”比较[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张璐璐1,2,曹依民3,周先武4(山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劝说行为中英汉人称视点的选择对比[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郭淑婉,刘龙根(上海交通大学).论非概念性词义观对法律翻译的启迪[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高伟,孙超(黑龙江大学).当代俄国作家心灵主题小说中的作者立场及其表达手段[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钱冠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马”给不出的马概念——谓项与述谓的哲学含义[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雷丹1,陈坚林2(齐齐哈尔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英语教师“态”的生态学解析[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周流溪(四川大学).浅谈古印度的语言哲学思想[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四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邀请函[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本刊讯.第八届全国译学词典及译学理论高层论坛会议通知[J].外语学刊,2015,第5期
  • 赵永峰(四川外国语大学).后现代哲学思潮中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曹韵(哈尔滨商业大学).多模态教育环境中的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王天翼1,2,甘霖2(浙江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多模态认知研究——以《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为例[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严苡丹,王羽西(大连海事大学).张爱玲自译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赵军峰,郑剑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律定义条款探析及其翻译策略[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徐红(哈尔滨工业大学).文学翻译的辩证观[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明宏(上海师范大学).方位介词on意义拓展的理据性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刘泽权1,张冰2(河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新世纪《红楼梦》英译研究述评[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李雪,王景惠(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英语元语篇认知的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汪凤1,曾琳2(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金融学院).从后殖民语境看《喜福会》中文化主体的身份认同问题[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齐振海,闫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空间认知的语言与心智表征[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郭佳(长治学院).机构话语与专门用途语言的关系探析*——以话语共同体为考察维度[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郑立平,易新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翻译过程中文本理解的解释学阐释[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黄洁(华中科技大学).谐音造词的图形-背景阐释*——以“蒜你狠”系列为例[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刘志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哈贝马斯语言哲学思想探论[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宋丽珏(华东政法大学).立法翻译文本中程式语搭配特征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孙旸(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转义融合:日本文学视域里的尺八形象[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