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超(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权力、价值与信仰:北魏宣武帝高皇后出家事件探析[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李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老人入墓”图的文化语境——以榆林25号窟《弥勒经变》为例[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张晓雷(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论《老子想尔注》中的“指形名道”[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张涛1,张钦2(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太玄朗然子进道诗》及其和诗研究[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孙鑫蓉(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时空与身体:道教绘画中的“香气”[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梅红(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嘉绒藏族地区关帝信仰田野考察研究[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孔令云1,谭树林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从“经”到《圣经》:HOLY BIBLE汉译书名之演变[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徐汉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寄库信仰之渊源再探——兼论“寄库”与“受生”信仰之关系[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王禹栋(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空间与美学:山海环境影响下的崂山道教之滥觞及审美特征[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聂清.禅宗与听觉式审美[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郑利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问难与辩释:明末佛耶“虚实”之辩——以《天主实义》与《原道辟邪说》为中心[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范靖宜(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兰茂与杨慎儒道互补思想的比较[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张劼圻(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以《小团圆》为引浅议宝卷的流通[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黄开国(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当代道学文化的重大成果[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殷国涵(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禅学指要——陈兵先生《佛教禅定学》评介[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陈弘毅(厦门大学哲学系).汲古得新,交流互鉴——第一届东亚宗教文化线上国际学术会议述要[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白宗军(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大般涅槃经》“无我”论及其与“轮回”“涅槃”之理论关系[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徐克1,郭武2(云南大学历史系;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处源与玉源仙派略考[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冉灿(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宗教学研究,2022,第3期
-
孙伟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东晋至宋元道教“三十六天说”的产生与层累[J].宗教学研究,2022,第2期
-
张广保(北京大学哲学系).明代茅山、齐云山的道教与官道[J].宗教学研究,2022,第2期
-
姜守诚(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宋元道教天医醮仪考述[J].宗教学研究,2022,第2期
-
杨立志,黄永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学院).明神宗与武当道士李玄成——以武当山凝虚观明清碑刻为中心考察[J].宗教学研究,2022,第2期
-
盖建民,高大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夹江二郎庙历史及其与地方社会关系之考析——以清代碑刻为中心[J].宗教学研究,2022,第2期
-
闵丽(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近年来我国道教发展状况的数据分析——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与方法[J].宗教学研究,2022,第2期
-
段玉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浮山法远考论[J].宗教学研究,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