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聂百胜1,2,宫婕1,2,王晓彤1,2,彭超1,2(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深部流态化开采中原位煤粉爆轰发电技术构想[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徐超1,2,3,秦亮亮1,李晓敏1,杨港1,孙浩石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加卸载煤体损伤-渗透特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杨三军1,耿瑞苑1,刘春燕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体育教研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高原低氧环境对作业矿工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陈宇龙1,曹鹏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混凝土时间相关断裂模型研究综述[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左建平1,2,文金浩1,刘德军1,吴丽丽1,孙运江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巷道等强支护控制理论[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王宏伟1,邓代新1,姜耀东1,石瑞明1,周宏伟2,崔帅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冲击地压矿井巷道U型钢支护极限承载能力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刘晓阳,刘金强,郑昊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双流神经网络的煤矿井下人员步态识别方法[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金帅1,2,李贤庆1,2,王元1,2,王刚1,2,徐新德3,刘海钰3(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潜力评价[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王家臣,李阳春,徐文彬,栾茂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软-陡基底排土场边坡破坏模式与机理[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宁可佳,崔家画,徐宏祥,王鹏辉,雷文杰,黄波,邓久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褐煤反浮选试验工艺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杨国梁,毕京九,张志飞,李旭光,刘杰,洪培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被动围压下层理角度对页岩动态强度及耗能的影响[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郭志国1,2,王蓉1,张俊1,陈荣芳1,周令剑1(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CO2防控氧化煤复燃效率的试验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陈振,张增志,王立宁,王晗,张尚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矿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吸水性能与孔结构分形特征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迟金玲1,李柯颖2,毛隆干1,沙彦明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基于输运床的内在碳捕集气化制氢反应器操作条件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马妍1,王子源2,曹志国3,康奕宁1,严贝1,孙翔4,陆兆华1,张萌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大型煤电开发的公众生态环境风险信息获取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邓紫林1,侯英1,2(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辽宁省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采选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均匀试验设计优化煤泥浮选药剂制度[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董林伟,杨志勇,江玉生,王振勇,王号,孙子越,齐明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暗挖装配式区间管片接缝密封垫老化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袁亮(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技术“十三五”研究进展[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韦征,江玉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基于Timoshenko梁的盾构上跨对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影响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王卫东,张康辉,吕子奇,谷诏闯,钱瀚文,张情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深度学习的煤中异物机器视觉检测[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帆1,2,栾佳星1,崔东林1,徐志超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智慧矿山与机器人研究院).基于SSD-LeNet的矿井移动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许延春,张二蒙,赵霖,沈星宇,李志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黏度对浆液在裂隙岩体中扩散与充填规律的影响[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杨小彬,聂朝刚,张子鹏,熊紫琛,裴艳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浅埋综采面采空区遗煤CO产生规律实验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彭思伟1,何绪文2,刘海洋1,白玉勇1,谷小兵1,李叶红1(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臭氧氧化对煤化工废水中苯系污染物去除的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勇1,2,石富坤1,2,王俊伟1,2,张家瑄1,2,卢昊3,孙晓明1,2(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后勤处).新疆浅埋地层泥岩的吸水软化特性及隧洞支护对策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宋子恒1,毕银丽1,2,张健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丛枝菌根与覆草对矿区玉米生长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矿业科学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