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建平1,康韵婕2,唐凡1,3,秦彧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三江源地区美丽中国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功案例与启示[J].冰川冻土,2021,第5期
  • 殷宝玲,刘琪,王叶堂(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1961—2017年南极冰盖近地面风时空变化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5期
  • 贺鹏真1,2,谢周清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皖西学院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氧同位素示踪夏季北冰洋(62.3°~74.7°N)大气硝酸盐形成途径的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5期
  • 吴阿丹1,2,史艳梅3,郭建文1,李建轩1,李恒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黑河遥感试验研究站甘肃省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32016部队).新版数字黑河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冰川冻土,2021,第5期
  • 黄克威1,2,王根绪1,宋春林3,俞祁浩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LSTM的青藏高原冻土区典型小流域径流模拟及预测[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赵华秋1,王欣1,2,赵轩茹3,郭万钦2,刘时银4,魏俊锋1,张勇1(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2008—2018年中国冰川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李劭宁1,2,贾晓鹏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格尔木河222Rn同位素变化及其对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关系的指示意义[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宋正民1,2,穆彦虎2,马巍2,俞祁浩2,栗晓林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海拔冻土区通风管路基管内风速及影响因素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牟欢1,2,赵丽3,王旭4,安大维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新疆信息工程学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一次南疆西部特大暴雨水汽来源分析[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周晓宇1,赵春雨1,李娜2,刘鸣彦1,崔妍1,敖雪1(沈阳区域气候中心;山西省气象台).东北地区冬半年积雪与气温对冻土的影响[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李宏亮1,2,王璞玉1,2,3,李忠勤1,3,4,王盼盼4,徐春海1,刘爽爽1,2,金爽1,张正勇3,徐丽萍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石河子大学理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多源数据的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变化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肖泽岸,朱霖泽,侯振荣,董晓强(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含NaCl和Na2SO4双组分盐渍土的水盐相变温度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刘世博1,2,赵林3,汪凌霄3,邹德富1,周华云1,2,谢昌卫1,乔永平1,岳广阳1,史健宗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InSAR技术在多年冻土区形变监测的应用[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李思齐1,2,杨平1,张婷1,鲍俊安1(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粉质黏土水泥土冻胀融沉特性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胡锦华1,2,陆峥1,2,仝金辉1,2,李小雁1,2,刘绍民1,2,杨晓帆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寒区土壤水热耦合模型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谭秋阳1,2,程磊3,徐宗学1,2,赵彦军4,5,刘江涛1,2,刘晓婉1,2(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1979—2017年雅鲁藏布江流域雪深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张明礼1,2,3,王斌2,王得楷4,叶伟林4,郭宗云2,高樯3,岳国栋2(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降雨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表辐射的影响 ——以北麓河地区为例[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段丽君1,2,申红艳1,2,余迪1,2,马有绚1,2,白文蓉1,2,李万志1,2(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雨季降水的水汽条件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刘宏超1,马俊杰2,3,李韧2(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KNN机器学习方法对青藏高原唐古拉地区表层土壤水热状况的模拟[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王鹏龙1,2,宋晓谕1,王宝1,王肖波1,2,牛艺博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黑河流域乡镇初始水权分配研究 ——以甘州区为例[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周雅蔓1,刘晶2,3,赵勇4,马超1,李娜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春季热带海温与北疆夏季极端降水的关系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王秀娜1,2,丁永建1,2,3,王建4,赵传成5(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1960—2017年河西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金豆豆1,2,张泽1,3,4,冯文杰1,王金国5,岳攀5,杨曙光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寒区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东北多年冻土区地质环境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多年冻土区环境道路建设与养护协同创新中心(东北林业大学);雅砻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电势梯度对冻结黄土电渗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韩婷1,雷向杰2,李亚丽3,王毅勇1(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气候中心;陕西省气象信息中心).秦岭区域性高山积雪事件变化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何天豪1,高红凯1,2,李向应3,4,韩添丁5,贺志华6,张志才7,段峥8,刘敏1,2,丁永建5,9(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Centre for Hydrology,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Department of Physical Geography and Ecosystem Science,Lund University;China-Pakistan Joint Research Center on Earth Sciences,CAS-HEC).水稳定同位素示踪的冰川流域水文模拟及不确定性研究 ——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段均泽1,2,毛炜峄1,黄迤静3,陈静1,迪丽努尔·托列吾别克1,姚俊强1,沈永平4(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气候中心;博州气象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1951—2016年中亚努尔苏丹与乌鲁木齐寒潮过程频数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对比分析[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 胡婉嫔1,2,效存德1,3,谢爱红1,沈永平1,雷华锦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MODIS数据的额尔齐斯河上游河冰物候研究[J].冰川冻土,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