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胡全章(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于右任与晚清诗界革命思潮[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周保欣(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舆地学”与中国当代小说[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江林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百年考古与汉语史诗新认识[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谢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论章太炎的文体学[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陈绪石(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柳无忌的海洋文学理论[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聂茂(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世纪网络小说的盛世叙事与中国气派[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房伟(苏州大学文学院).时空拓展、功能转换与媒介变革——中国网络小说的“长度”问题研究[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张墨研(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赛博格女性主义批判——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张颖(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杜博的诗画对观与艺术理论的现代起源[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周洁(汕头大学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司法变革的文学反映——略论中国侦探小说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多重意义[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程旸(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作家书库里的故事——论王安忆阅读、课堂和随笔之间的互动关系[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李岩(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域外接受与变革:朝鲜朝唐宋诗之辨审美趋向探析[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郑学(河南大学文学院).“光绪废立”与《老残游记》:重释刘鹗的救国理想与文体革新[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张慎(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北大预科国文课程与新文化运动的互动——《学术文录》与1917年前后的“整理国故”[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谢文韬(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学史在近现代的知识定位与话语竞争[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袁国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话剧意念的生成与命名[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谭宇婷(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艾青与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J].文学评论,2022,第4期
  • 张福贵(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人民性”文艺思想生成的逻辑基础与理论建构[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 王雪松(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歌研究中心).新诗“情绪节奏”的内涵、机制与实践[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 周剑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花担上的帝京:宋代卖花诗词的都城感知及文学意蕴[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 苏宏斌(浙江大学中文系).理性理念如何转化为艺术形象?——康德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 付祥喜(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现代作家书信的“公”与“私”——以鲁迅书信与文集、全集编纂为例[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 罗小凤(扬州大学文学院).“现代性”作为一种古典诗传统——论21世纪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新发现[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 郭玉越(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是进化的吗?——一个仍待商讨的问题[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 王嘉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内源性”生成机制探析——从越文化视阈的透视[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 刘子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世纪30年代山东中学国文课堂内外的新文学[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 颜炼军(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我颂扬投火的飞蛾”——新诗同题译写现象的个案分析[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 张高领(上海大学文学院).文本、阅读与风格的建构——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的发表与批评[J].文学评论,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