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谭鹏飞,李传起,陆叶,曾汝琦,乐翔,彭瑶(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与光通信实验室).一种新型二维光正交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任智,张勇,王中永,曹红伟,李季碧(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车载自组网中基于消息聚合的高效路由算法[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王颖1,王震1,丁俊杰1,吴昊1,卞诗航1,陈浩哲1,朱祎2,游善红1(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苏州光格设备有限公司).基于 OFDM 和 Nyquist 单载波调制的可见光性能比较[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张纯笑1,徐嘉龙2,张亮3,余萍1,金乃正3(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新型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时间同步脆弱性分析[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王海锟1,白育堃1,2,任树杰1,刘莹1,李雯1,刘姗姗1,魏仁霄1(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基于双 T 型缝隙的新型太赫兹双频微带天线[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王静,胡明娣(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 Vague 集的异构网络垂直切换算法[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段红光,王利飞,卢松品(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一种非数据辅助 OFDM 系统残余频偏跟踪算法[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胡玉娇,尹成群,吕安强(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海缆敷设过程中拉力对缆体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孙奎,张胜,陈亚群,陈建飞(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节距自适应三维目标光栅测量方法[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李澜,张正平(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强度调制直接检测 CAP-16QAM 系统功率衰落抑制[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楚恒勇,孟李林(西安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一种中继网络中分布式空时分组码的设计[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宋学鹏,刘晶晶(科学技术部信息中心).数据中心光网络组网及抗毁技术发展趋势[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熊向峰1,曹东2,3,何双江2,胡燕3(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日电光通信工业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种改进遗传算法的必经网络节点算法[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万琦1,周日凯2,徐红春2(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三维微光机电系统光开关的自动定标算法[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岳萍1,崔宗勇2(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工程系;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新型激光谐振的超快结构设计[J].光通信研究,2017,第3期
  • 王菲,阴亚芳,杨祎(西安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海水信道激光传输距离对接收功率的影响分析[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马莹莹1,陈鹤鸣2,白秀丽1(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贝尔英才学院).一种新型的缓变折射率环形OAM传输光纤[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罗鸣1,邱英1,李响1,莫琦2,贺志学1,刘武1,杨奇1,余少华1(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60 Tbit/s相干光双偏振DFT-s OFDM 32QAM信号10 km单模7芯光纤传输实验[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崔玉,王旭东,吴楠,解丹妮(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基于CAP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分析[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黄健1,王哲1,郭小龙2(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发中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的长发光检测方法[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陈天航,于晶,朱晓松,石艺尉(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渐变型柔性空芯光纤吸收腔的气体传感特性[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何天光,杜江,郑郁正(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一种基于CRC-SCL的极化码译码算法[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王震,王颖,陈浩哲,卞诗航,丁俊杰,吴昊,游善红(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基于小波变换的OFDM在电力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戈立军1,2,陶进1,2(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市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基于∑△调制器的非线性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李小文,王晓娟,田凤仙,李新梅(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异构网双连接技术切换流程的分析与实现[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刘娟,杨志,吕安强(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三芯光纤复合海缆接地故障有限元建模与仿真[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向劲松,邓晨辉,蒋豪,王举(重庆邮电大学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光子探测阵列的PPM系统误码性能分析[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卢嘉1,2,马杰1,2,伍萍辉1,2,刘剑飞1,2(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市电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224 Gbit/s相干光OFDM信号的全光波长变换[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 张淑娥,孙丽红,曹晓亚(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双金属波导连接器无源互调分析[J].光通信研究,2017,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