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景钫1,熊昆1,柯爌琼2,张海东1,陈佳1,张贤明1(重庆工商大学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环境与资源学院;青岛海检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多级结构电纺纳米纤维在环境催化领域的应用[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王浩博1,王中钰1,陈景文1,张爱茜2,庄树林3(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市化学品风险防控及污染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基于图神经网络模型的系统毒理学研究展望[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庄媛1,刘杰民1,曲琛1,王锐1,陈海英2,吴传东1,厉文辉1(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青海大学化工学院).芬顿催化氧化VOCs 过程中的传质增强及协同作用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尚欢,陈子越,李浩,李美琪,郭福荣,刘修凡,艾智慧,张礼知(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光催化去除NO的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王万洁1,2,侯兴旺1,2,栗笑迎1,刘稷燕1,2,3,江桂斌1,2,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我国不同城市油松树皮中溴酚的赋存特征[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李慧洁1,2,郭惠莹1,2,白星1,2,陈建1,2,左宁1,2,刘毅1,2,李浩1,2(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双酚S 及双酚A 在云南典型耕作土壤上的吸附机制[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唐琳,刘红艳,林晓莲,卢慧,陈慧英(桂林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结合光谱法和计算模拟分析CYP3A4 酶与己烯雌酚的作用机制[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吴思康1,徐雅纯1,冯文露1,胡钰1,聂佑恬1,李肖1,吴江平1,2,麦碧娴2(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圈养扬子鳄栖息水塘沉积物中滴滴涕(DDT)及其降解产物残留[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何南,王振全,董蕙,苏博,Saikat,Ghosh(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单宁酸-铁离子纳米薄膜的合成及应用现状[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高玉琼,张佳,饶妍彦(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紫外光-氯工艺降解美托洛尔的影响因素与机理[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曹朋乐1,牛刘敏1,廉铭铭1,2,邱坤艳1,3,李亚轲3,李小红1,3,2,张治军1,3,2(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河大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巯基功能化大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对土壤中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提取态Cd、Pb 的钝化性能[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张龙飞1,2,王梦圆1,2,田良良1,蔡友琼1,黄冬梅1,席寅峰1,史永富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市工业区附近区域环境中六溴联苯的污染状况及迁移特征[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林孜1,2,姬亚芹1,2,国纪良1,2,林宇1,2,赵静琦1,2,马妍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锦州市春季大气PM2.5 中元素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谢兰桂,袁淑胜,韩小旭,杨会英,赵霞,肖新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药用辅料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胶塞中的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J].环境化学,2021,第11期
-
吴丹萍,陈全,李东梅,吴敏(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生物炭含氧官能团的生成溯源及其在污染物吸附-降解过程中的作用[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张佳玲1,方芳1,2,董锦云1,巢敏讷1,操家顺1,2(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国河环境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改性污泥质生物炭吸附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薛凡利1,牛红亚1,武振晓1,任秀龙1,李淑娇1,王金喜1,岳亮2,樊景森1(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资源勘测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邯郸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邯郸市PM2.5 和PM10 中有机碳与元素碳的污染特征[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彭碧霞1,2,洪文俊2,3,李方方2,3,李敏杰2,3,郭良宏2,3(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浙江杭嘉湖地区水环境中全氟烷基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陈晓晨1,2,黄艺佳1,赵桐1,陈冠霖1,王俊杰1,袁梓芮3,张剑宇4,尹乃毅5,刁国旺2,徐开钦6(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资源循环废弃物研究中心筑波).中国典型土壤中镉的生物可给性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李晓晓1,蒋靖坤1,王东滨1,葛茂发2,郝吉明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超细颗粒物来源及其化学组分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王志健,胡霞林,尹大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藻源有机质表征及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陈甜甜,王先宝,张雨笛,高楚玥,谢怡俐,张安龙(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氧化还原介体强化生物反硝化脱氮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谭冲1,左丹烨1,李俊生2,夏至2,左金龙2,徐浩然3,姚琳4(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太平川乡人民政府;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W-Ag 共掺杂SrTiO3 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蔡炜1,韩倩雯1,宫业辉1,尚希婷1,钟秦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水热温度对纳米Cr2O3/CeO2 复合氧化物低温催化氧化NO 性能的影响[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易力,雷丽红,杜美慧,李筝,王悦(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几株细菌对聚苯乙烯泡沫及聚乳酸的降解性能[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熊鸿斌1,陈建1,张红2,汪水兵2,洪星园2,包翔1,秦志勇1(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市一次重污染过程细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及成因分析[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张小艺1,林伟立1,马志强2,徐晓斌3(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室内氨气浓度变化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
焦苏宁1,2,胡新笑1,2,侯兴旺1,2,孔文倩1,2,刘稷燕1,2,3,江桂斌1,2,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硒化镉量子点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J].环境化学,2021,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