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肖安,许爱华,陈翔翔(江西省气象台).江南区域性平流雾的物理量统计特征[J].暴雨灾害,2017,第2期
  • 邹海波1,2,单九生1,易雪婷1(江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2010 年6 月江西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定量诊断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2期
  • 李明,袁凯,翟红楠(武汉市气象局).一种面向对象的强降水精细化预报质量检验方法及应用[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杨薇,冯文,李勋(海南省气象台).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参数化方案对海南岛秋季暴雨模拟的影响[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于晓晶1,2,于志翔3,唐永兰4,赵玲1,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乌鲁木齐卫星地面站;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新疆冷锋暴雪的预报影响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柳春1,2,王东勇1,2,郑淋淋1,2(安徽省气象台;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近30 a 安徽省汛期降水日变化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朱传林1,李国梁1,张弛儿2,宋佳军3,汪姿荷1(湖北省防雷中心;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湖北省三维闪电定位系统定位误差仿真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刘雨佳,张强,余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华南地区1961-2014 年暴雨及典型暴雨事件统计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支树林,包慧濛,张弛(江西省气象台).一次夜间发展起来的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条件及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田亚杰,王春明,崔强(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2015 年5 月19-20 日两广地区暴雨过程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王腾,孙晓光,李白萍(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气象局).昌都市近36 a 暴雨气候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魏葳1,蒋丽2,陈晓伟1,蔡磊1,唐娟1(安徽省马鞍山市气象局;安徽省太湖县气象局).2015 年皖江最强梅雨锋短时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李兰1,彭涛2,叶丽梅1,周月华1,周黄贞3,刘敏1,柳晶辉1,梁益同1,史瑞琴1(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宜昌市气象局).暴雨诱发富水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研究[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王光明1,2,廖玉芳1,曾向红1,吴浩1,王文闻3(湖南省气候中心;湖南省怀化市气象局;湖南省靖州县气象局).湖南短历时暴雨雨型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 周杰1,2,黄勇2,3,官莉1,任靖1,2,陈秋萍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福建省气象台).基于ISCCP DX 数据的江淮对流系统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17,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