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社教(湖北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宗教“传神”与艺术“传神”*——三星堆器物造型的文化美学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李潮欣,王崎峰(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时代的精神生活*——基于当下文化境遇下的审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范涛1,梁传杰2,水晶晶2,李辉鹏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高校“双一流”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探析*——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白中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省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周新民(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小说理论的多维社会功利性价值[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刘琼(武汉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高校中外合作创新团队跨文化沟通之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江黎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传统美学视域下汽车造型设计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郭宏福1,唐林2,赵燕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攀枝花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人力资本研究的基本格局、主题和热点——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大数据可视化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吴孟珠1,王佳雯2(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钟珊(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基于共词分析的产教融合实践及其创新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陈鹏1,李铭泽2(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分割抑或趋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教育期望性别差距的城乡比较——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李宁(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李宁(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李宁(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教师作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夏云娇,刘锦(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美国国家公园的立法规制及其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姚璐璐(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华裔移民的心理创伤及其“美国梦”的幻灭*——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之文化透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周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社会财富逆转移、风险分配与危机*——基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赖林冬(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东南亚华人文教重构与发展嬗变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胡华夏,洪荭,杨雪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诱导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基于中国情境的多案例扎根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王云航,彭定赟(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结构变迁和消费升级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刘岚(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从特色文化到地域文化景观* ——特色小镇文化生态建设之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刘旋,周其明(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理论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王远旭(徐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伦理教育的三个维度及其目标[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陈先红,宋发枝(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互联网新技术背景下的舆论传播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柯燕燕(集美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建筑业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夏天(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旅游业人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林凯(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陈蒙,陈倩(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大众媒介中的科学育儿话语和母亲角色再现* ——基于《为了孩子》杂志(2000-2018年)的文本挖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余礼信1,刘冉冉2(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度、环境与行动积极性:村官不作为因素分析* ——基于江西、湖北等农业型村庄的调研[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