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紫嫣1,马桥1,由胜男1,张旭旺1,2,张西迪1,殷庆鑫1,李炫莹1,厉舒祯1,张照婧1,曲媛媛1(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食品与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urkholderia sp. IDO3中靛蓝合成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合成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1期
  • 瞿娇娇1,2,邹晓2,郁建平2,周家喜2,周叶鸣3,梁宗琦2(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资源研究所;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被毛孢属两个昆虫病原真菌的重新描述[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1期
  • 刘媛1,王文博2,邹自英1,冯子良2,范泉水2,熊杰1(成都军区总医院检验科;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快速获取55型腺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1期
  • 徐春光1,2,郝永清2,郝瑞霞2,张玲2,刘波2(呼伦贝尔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1期
  • 颜鹏1,孙浩本1,毛忠贵2,唐蕾1,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链霉菌ε-聚赖氨酸发酵过程中的氧化胁迫效应[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1期
  • 黄海艳,陈耀东(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核生物微管蛋白家族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1期
  • 李德雨,商奥,张迪,江海龙,王文星(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一株糖脂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干酪根降解[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1期
  • 赵奕良,杨慧文,宋浩亮,陈倩瑜(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氯乙酸(TCA)提取法与微波提取法检测活性污泥中三磷酸腺苷(ATP)[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1期
  • 书讯.CNKI推出《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1期
  • 沈媚1,2,陈冰清2,3,于瑞嵩2,3,朱于敏2,3,李震2,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冠状病毒S蛋白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杨移斌1,2,余琳雪1,3,杨秋红1,2,刘永涛1,2,胥宁1,2,杨先乐3,艾晓辉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斑点叉尾鮰源普通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郑平,胡宝兰,梁璐怡,张萌,王茹(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和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沙小玲1,2,梁胜贤1,庄绪亮1,2,3,韩庆莉4,白志辉1,2,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植物叶际固氮菌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陈夏林1,2,李由然1,2,顾正华1,2,丁重阳1,2,张梁1,2,石贵阳1,2(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两种L-天冬氨酸α-脱羧酶的表达与酶学性质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程俊茗1,万明月1,周晋扬1,贾丹1,2,胡鲲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鲫源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基因的检测[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范森,段梦洁,刘亚兰,林晓珊,张毅(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聚乳酸材料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生物降解的菌群结构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周瑚1,2,3,任佐华1,2,王恒沪1,张译允1,邹秋霞1,2,3,刘二明1,2,3(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湖南桃江病圃稻瘟病菌的无毒基因及水稻抗瘟单基因联合抗性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毛冠男,宋宇昊,王莹莹(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余氯对河流水体微生物灭活效应的评价[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张思奇,孙丽萍,赵同雪,徐澜坤,耿肖兵,李永刚(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高校寒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玉米茎基腐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尚海1,2,薛林贵1,2,马萍1,2,姜金融1,2,王霞1,2,何小燕1,2(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小球藻藻菌共生体系在产油方面的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刘玲玲1,王永林1,熊典广1,徐鑫1,田呈明1,梁英梅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标本馆).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黄贞杰1,陈由强2,陈丽霞1,陈淑增1(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合成肌醇[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陈凯,李纪顺,王贻莲,李玲,扈进冬,魏艳丽,赵忠娟,杨合同(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洞庭湖湿地木霉多样性及生防活性[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陈香1,2,唐彤彤1,2,孙星3,刘勤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对黄瓜枯萎病具防效的海洋源芽孢杆菌Y3F的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禹飞,梁俊峰,史静龙,王胜坤,陆俊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热带林业研究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冠受损对小坑林场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 江耀祖,彭华松,张雪洪(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ARTP诱变和高通量筛选的绿针假单胞菌GP72育种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2017,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