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沙金巧1,杨俊义2,范君柳1,王军1(苏州科技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相位相干成像测量系统中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吴荣1,2,3,赵世丽1,赵洋4,谢锋云1,2,3(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条纹投影用于不同景深物体的三维测量[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沈正祥1,2,王旭1,2,余俊1,2(同济大学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基于离散化路径与拼接的高精度光学检测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于淼1,何禹潼1,杨悦2,张崇富1,吴崇坚3,程立耀3,孔谦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珠海任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纤干涉式海底地震海啸监测系统的研制与布放[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孔英会1,2,杨佳治1,高会生1,2,胡正伟1,2(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电力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强化学习的光传送网路由波长优化[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于保军,郭桌一,卢发祥,谷岩,林洁琼(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紫外光催化振动复合抛光[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王虎1,2,何渝1(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计算全息的斜面和曲面光刻[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白振旭1,2,陈晖1,2,蔡云鹏1,2,丁洁1,2,齐瑶瑶1,2,颜秉政1,2,崔璨1,2,王雨雷1,2,吕志伟1,2(河北工业大学先进激光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先进激光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金刚石拉曼振荡器实现级联布里渊激光输出[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崔长坤,陈楠,钟昇佑,张娟,姚立斌(昆明物理研究所).读出电路开窗技术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程少宇1,2,龙明亮2,张海峰2,3,吴志波2,3,秦思2,张忠萍2,3,4(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百kHz 重复频率卫星激光测距[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宋栓军1,邱成鸿1,徐微2,任晓飞3,张安莉2,4(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红外热像下激光熔丝成形过程冷却速率实时监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熊子涵1,2,宋良峰1,2,刘欣1,左超1,郜鹏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基于深度学习的荧光显微性能提升(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康玥1,廖雪瑶2,谭向宇1,郭萍2,田训1,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CRISPR/Cas9 系统活细胞成像技术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李延伟1,殷龙海1,李玉龙2,谢新旺1,张景国3,谢虹波1(季华实验室;长春长光宇航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机载红外成像系统主支撑结构新型轻量化设计方法与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薛志鹏,丛杉珊,孙美娇,张雷,刘金全,于鑫(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空间相机波像差灵敏度及集成仿真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李洁,田喜敏,许军伟,武婷,陈霆枫,旷金芝(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材料学院).自旋依赖强度可调谐的相变超构透镜[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张继艳,孙丽婷,秦腾(厦门理工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长波红外鱼眼凝视光学系统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容驷驹1,2,3,陈新度2,孙敬华1,梅领亮2,柏汉泽1,何鹏3,练彬3(东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东莞市三航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双光梳重复频率差异步锁定技术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雷韫璠1,王龙1,钟红军2,张辉1,武延鹏1(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基于轨迹一致性检测的空间碎片天基识别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徐亦静,吴志鹏,王琦龙(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谱域编码的压缩光谱测量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白杨1,张成1,王博宇1,李石川2,马榜2(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南京电子设备研究所).机载末端红外对抗作战效能仿真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刘学1,顾宏1,陈皓辉2,张勇3,杨振3,张建隆3(天津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2382部队;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云雾干扰条件下激光引信高斯分解测距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吕建伟1,王领华1,苏生2,宋馨2,刘欣1,宋博旸3(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微型星敏热控设计及仿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王涛1,田留德1,赵建科1,周艳1,鄂可伟1,刘锴1,刘尚阔1,刘飞2,杨利红3,刘艺宁1,薛勋1,赵怀学1(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倾斜安装的光管焦距标定方法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 姚保利,斯科,郜鹏,詹求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荧光显微技术及应用专栏[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