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陆桂清,衡丽(靖江市农业农村局).水稻壮苗促蘖施肥技术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2期
  • 孙红梅(吉首市农业农村局).柑橘绿色种植与管理技术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2期
  • 吴新军1,周小江1,李娟1,华道武2,刘志军3,张佳喜1,吴笛1(湖南省桃源县农业农村局;湖南省桃源县佘家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省桃源县漳江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中用药浅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2期
  • 谢会东(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引种杂交玉米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2期
  • 金纯子1,沈剑1,陆云梅1,高伟2(常州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常州市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常州市“十三五”期间农药减量控害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张继雨,任庆国,郑守如,王连祥(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定陶玫瑰产业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金山1,吴京姬1,康哲秀1,许震宇1,郎贤波1,金学勇1,金日1,闫嘉琦1,耿爽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延边特产研究所;吉林省梨树县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琼脂浓度对马铃薯试管苗离体低温保存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蔡秋华,杨俊青,李国强(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云南省啤酒及功能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点结果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王海玲,唐映军,潘正康(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不同种茎种植对半夏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李小雨,费德友,王淑荣(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糯性小麦新品种(系)筛选鉴定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邵勇,魏国才,孙艳杰,石运强,刘英蕊,邵珊珊,李云龙,南元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北方极早熟春玉米新品种绥玉49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刘思彤1,许锦1,韩博1,滕达1,李亚军1,董建新2,张东娟1(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16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在锦州地区适应性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黄宇宁1,薛仁风1,丰明1,李韬1,黄洁2,赵阳1,葛维德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间作处理对玉米与绿豆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王春霞(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延安地区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鉴定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周超,马宝新,王俊强,刘海燕,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祁俊程,刘海东,吴春玲,林秀芳,叶万余,陈庆政(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贺州分院).桂东地区水旱轮作栽培对花生形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郭凤鸣1,蔡亚东2,普海莲1,牟子蛟3(玉溪市红塔区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玉溪市红塔区农业信息中心;玉溪市红塔区经济作物工作站).微型盆花月季温室大棚无土栽培及采收加工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郭焕茹1,徐志浩2,邱宏良3,范雪莲1(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宁波市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不同栽培方式对浙贝母产量、花和鳞茎中有效成分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李昕霖1,陈国平2,杨永彬1,施乐乐1,柯丽娜3,肖淑霞1,黄志龙1(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漳州市经济作物站;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秀珍菇工厂化栽培培养料配方优化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杨会苗,田睿芬,葛紫林,刘兰英,张军民(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北京海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植物组织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草莓育苗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盛雪雯,吴正贵,周培南,蔡林运(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探索推行轮作休耕的经验与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武雅娟,高同雨,苏本营(北京市门头沟区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生态涵养区林下经济发展特征及对策建议——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谢星(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安市设施葡萄园套种绿肥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郑华章1,秦伟杰2,秦方锦3,胡伋1,王飞3(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余姚市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不同施肥配方对西兰花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严凯1,吴正贵1,蔡林运1,周培南1,邱枫1,盛雪雯1,林忠成2(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条件下不同用肥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蔡娟1,姚健1,王刚1,李春勇1,李继辉1,李洪胜1,陈继富2,黄海清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利川市农业农村局).三系杂交中籼稻川优542高产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何冰娇,朱明涛(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钙对红肉桃品种‘哈露红’果实花色苷合成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邱永祥1,黄伟群2,邱思鑫1,阮妙鸿2,林赵淼1,张鸿1,李国良1,许泳清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种子总站).2021年福建省优质紫色甘薯新品种多点联合试验总结[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谢一芝(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苏北江淮平原区鲜食甘薯水肥一体化高效生产技术及应用前景[J].农业科技通讯,2022,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