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庆1,2,白杰1,吕衍秋3,胡伟达1,陈效双1,陆卫1(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基于Pt/CdS与InSb光伏型紫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双色探测机理[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4期
  • 王荣飞1,2,3,周志文1,刘静1,杨杰1,2,3,孙韬2,杨宇2(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光电信息材料研究所;云南省微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光学碱度与能量传递对Bi/Yb3+共掺杂锗酸盐玻璃近红外发光性质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4期
  • 姚常飞,陈振华,葛俊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GaAs肖特基二极管的330 GHz接收前端技术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4期
  • 何莹1,2,3,张玉钧1,3,尤坤1,3,高彦伟1,3,赵南京1,3,刘文清1,3(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秸秆还田环境下土壤氨挥发特征分析[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4期
  • 李彬,陈伟,黄晓峰,迟殿鑫,姚科明,王玺,柴松刚,高新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事业部).InGaAs/InP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InP顶层掺杂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4期
  • 张增辉1,2,刘芳1,侯云2,第文琦1,2(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MgxNi1-xMn2O4薄膜结构与电学特性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4期
  • 程航,郑海涛,敬汉丹,李世勇,孙厚军(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W波段三维近场安检成像系统[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4期
  • 姚家雄1,2,3,杨明辉1,朱玉琨1,吴亮1,孙晓玮1(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毫米波图像违禁物体定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柴小力1,2,张宇1,2,廖永平1,2,黄书山1,2,杨成奥1,2,孙姚耀1,2,徐应强1,2,牛智川1,2(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高功率GaSb基2.6微米InGaAsSb/AlGaAsSbⅠ型量子阱室温工作激光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江舸1,刘杰1,2,经文1,成彬彬1,2,周剑雄3,张健1,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系统与太赫兹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ATR实验室).基于距离多普勒概念的全息雷达成像算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白育堃1,2,魏仁霄1,马秀荣1,马颖1(天津理工大学电气电子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基于锑化铟的可调超材料太赫兹带阻滤波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陈哲耕,许向东,谷雨,敖天宏,李欣荣,戴泽林,孙铭徽,蒋亚东,连宇翔,王福(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螺旋环超材料太赫兹吸波器的响应原理及特性[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何红星,赵劲松(昆明物理研究所).一种轴向变倍四视场中波红外光学系统[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张豫徽1,2,宋志勇2,3,陈平平2,林铁2,田丰1,康亭亭2(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InSb薄膜磁阻效应的厚度依赖性[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李雄军,韩福忠,李东升,李立华,胡彦博,孔金丞,赵俊,朱颖峰,庄继胜,姬荣斌(昆明物理研究所).基于栅控二极管研究碲镉汞器件表面效应[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王鹏1,何家乐2,许娇2,吴明在1,叶振华2,丁瑞军2,何力2(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MMVCX光伏型HgCdTe中波探测器暗电流温度特性[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蒋伊琳,佟岐,郜丽鹏,王海艳,汲清波(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基于压缩感知和红外玫瑰线扫描的红外图像重构[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林书玉1,吴峰2,陈长清2,梁毅1,万玲玉1,冯哲川1(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光电子材料与探测技术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使用椭偏光谱研究氮化铝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学性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杜海伟,彭晓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探测光波长对太赫兹波电光取样探测技术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康致力,安博文,潘胜达,赵明(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基于噪声分析和稀疏正则化的图像盲复原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石峰1,朱志武1,2,程湘爱3,戴一帆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3880部队光电对抗试验和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飞秒激光作用下薄膜的阈值损伤到膜层剥落[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李珍1,2,汪丽杰2,侯冠宇2,王涛2,卢泽丰2,陆寰宇2,孙宝瑞3,丁国龙3,佟存柱2,李洪祚1(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布拉格反射波导光子晶体宽光谱量子阱激光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赵亚飞1,王梓名1,蒋忠君1,陈娴1,岳晨曦1,王珺仲1,刘建军1,2(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微纳光电器件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激光光子学及生物光子学研究所).光子晶体与光子准晶复合型上下载滤波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贺思1,赵万利2,王霞1,2,梁建安1,金伟其1(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反射式可控红外部分偏振辐射源设计与测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刘毓博1,2,3,王义坤1,2,韩贵丞1,2,刘敏1,2,姚波1,2,杨暄1,2,3,舒嵘1,2,蔡能斌4,亓洪兴1,2(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市现场物证重点实验室).基于摆停模式的航空大视场面阵热成像技术[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田锋1,2,周远明1,2,张小强3,魏来明3,梅菲1,2,徐进霞1,2,蒋妍1,2,吴麟章2,康亭亭4,俞国林4(湖北工业大学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Te元素掺杂Bi2Se3拓扑绝缘体纳米线的反弱局域效应[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第十二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组委会).第十二届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第三轮通知)[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3期
  • 杨斌1,2,3,王斌1,2,3(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信息学院智慧网络与系统研究中心).高光谱遥感图像非线性解混研究综述[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2期
  • 高永刚1,2,3,4,徐涵秋1,2,3(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州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研究所;福州大学福建省水土流失遥感监测评估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地质工程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多尺度城市植被覆盖度估算[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2期
  • 刘戈1,2,张波1,2,张立森2,王俊龙2,邢东2,樊勇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三研究所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330 GHz砷化镓单片集成分谐波混频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