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振华1,郭美如1,李博文1,周明旭1,2,李宇1,2,贾文杰1,张虎忠1,任正宜1,成永军1,李得天1(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量级磁悬浮转子真空计技术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王呈祥,侯占强,肖定邦,吴学忠(国防科技大学 智能科学学院 湖南省MEMS工程技术中心).用于高真空测量的MEMS谐振式真空计研制及性能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杨喆1,李得天1,郭美如1,任正宜1,李刚2,成永军1,孙雯君1(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小型双聚焦磁偏转质谱计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任正宜1,郭美如1,孙健2,3,杨喆1,耿建1,成永军1,张虎忠1,习振华1,贾文杰1,李刚1,王江伟1(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大气环境与质谱技术研究所;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空间用小型飞行时间质谱计研制及性能评价[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王永军1,张建2(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圆筒型三极式碳纳米管阴极电离规计量学特性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刘瑞姿,王杰,董长昆(温州大学 温州市微纳光电器件重点实验室).基于气体吸附的碳纳米管场发射氦气传感技术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杨威,詹芳媛,魏贤龙(北京大学电子学院 纳米器件物理和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氧化硅隧穿电子源的高压力微型电离真空传感器[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董猛,孙雯君,郭美如,吴成耀,成永军(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小型单聚焦磁偏转质谱计及校准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冉欣,冯焱,成永军,孙雯君,裴晓强,赵澜,吴成耀,郭朝帽,宋伊,邱云涛(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电容薄膜真空计测量误差修正方法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杨宝坤1,姜婷1,向玉1,徐伟1,翟雁冰2(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小型离子阱质谱技术研究进展[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佘峻聪1,张虎忠2(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测量仪器”专刊序言[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达道安(《真空与低温》).创刊人寄语——庆祝《真空与低温》创刊40周年[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王小军(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编委会主任寄语——庆祝《真空与低温》创刊40周年[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李得天(中国工程院).主编寄语——庆祝《真空与低温》创刊40周年[J].真空与低温,2022,第4期
-
孟垂举1,张亮2,黄永华1(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蒸气冷却屏内仲-正氢转化释冷效应分析[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郭元东1,周强2,刘欣彤3,苗建印2,张红星2,林贵平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热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空间功热转换技术重点实验室).35 K深低温制冷与热传输集成系统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闫春杰1,郑永煜2,杨祺1,杨鹏2,刘迎文2,王小军1(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重力环境下低温推进剂贮箱内气液界面形变特性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黄沛尧1,王舟2,3,巨永林4,崔祥仪5,沙海东6,李帅杰5,严锐4,王秀丽4(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粒子与核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暗物质探测器用超高纯氙去除氪和氡的低温精馏塔运行气相负荷数据分析[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杨建斌(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热沉冷却控温流程综述[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张连万1,2,赵春宇1,2,李文斌1,吕宝西1,2,陈二锋1(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深低温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低温阀门试验系统改进及流程优化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陈志超,刘少帅,蒋珍华,殷旺,丁磊,沙鑫权,潘小珊,吴亦农(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用液氦温区节流制冷机最小总功耗参数匹配策略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崔运浩1,2,王晓涛1,王亚男1,陈帅3,李海冰3,戴巍1,2,罗二仓1,2(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力函(深圳)低温技术有限公司).低成本回热填料在液氮温区斯特林制冷机中的应用模拟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习中立1,张晓青1,聂喜亮2,李飞艳2,李家鹏2,陈军2(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昆明物理研究所).斯特林制冷机恒压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稳定性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郑文帅1,2,高新强1,3,李珂1,2,3,李振兴1,2,3,莫兆军3,戴巍1,2,沈俊1,2,3(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液氦温区复合GM磁制冷相位角试验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王淑华,李明,吴腾马,王宏飞,刘以勇,张伟,葛琪林,樊勇,徐俊杰,姜伯承,冷用斌(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SSRF低温永磁波荡器液氮冷却系统设计与动态热负载测试[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颜少航1,赖天伟1,刘玉涛2,杨申音2,丁文静3,侯予1(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低温工质润滑螺旋槽止推轴承中空化现象研究[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申运伟1,2,刘东立3,刘磊2,邱长煦2,耑锐4,甘智华1,2(浙大城市学院低温中心;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浙江省制冷与低温技术重点实验室;西湖大学工学院浙江省3D微纳加工和表征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液氢温区直接节流JT制冷机降温实验[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
杨光1,张良俊2,张婉雨1,陈燕地1,杜懿岑1,吴静怡1(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海市空间飞行器机构重点实验室).常压低温环境下抛物面薄壁结构热平衡特性分析[J].真空与低温,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