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雪梅(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祭之在祠:祠堂空间的圣与俗——以朱子《家礼》为中心[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徐广东(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南宁师范大学研究基地).从认知之途到体悟之道——论庄子的感知、心知、气知[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吕明烜(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礼乐化制作:从三皇叙事看儒家的制作观念[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五四学人论佛教与中国文化传统[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王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乐喻的变迁——“金声玉振”说的诠释与比较[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康宇(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刘宗周对经典的诠释看明末新王学的发展[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沈文华(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嬗变与不变:华夏女神谱系在道教的成立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秦际明(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形上与本体的相逢——中国形而上学建构的历史与问题[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李璐楠(厦门大学哲学系).明宗与辨异:李材对何为儒学的思考[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高华平.《魏晋玄学人格理想论》[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何益鑫.《〈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许家星.《经学与实理:朱子四书学研究》[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彭鹏(西北大学哲学学院).蕅益智旭“一念心”净土思想探赜[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卢涵(浙江大学哲学系).《孟子·天下之言性章》再诠释:兼论孟子人性论的思想史意义[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吴亚楠(南开大学哲学院).经典的无限性意味——张栻“维经无穷”理念新解[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李健芸(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和旧说”与朱子早期思想的关系及其理论困境[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张振(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理性”的诞生:重探1920年代梁漱溟的心理观念之转变及其政治意涵[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孔祥玲.《王弼哲学思想研究》[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陈声柏,田宝祥(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国哲学的核心、边界与未来——中国哲学史学会2021年年会综述[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
李天伶(清华大学哲学系).立善与明伦——刘咸炘《内书》伦理思想探要[J].中国哲学史,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