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软件系统(第一版)简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5期
  • 于莉1,孙丽美2,亓伟业1,李玉丽1,3(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护理学院).乳腺癌患者家庭弹性与创伤后成长、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雷希1,王敬群1,张苑1,叶宝娟1,刘翠翠2(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教育中心江西省心理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应对方式和人际关系困扰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富伟伟1,2,王广曦1,2,李永娟1,2(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压力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马俊军1,2,王贞贞3(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压力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链式多重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孙丽萍1,2,田微微1,2,边玉芳3,2(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父母心理控制的发展趋势及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影响:一项三年追踪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窦芬1,王曼2,王明辉3(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护理学系;河南大学心理学系).大学生同伴依恋与抑郁:自我认同感和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黎志华1,谢玮玉1,尹霞云2,刘文俐3,周先进1(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大学生抑郁的发展轨迹:基于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伍新春1,刘畅1,2,邹盛奇1,侯芬1,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青少年评价父母教养投入行为问卷的修订及其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李光程1,王怀南1,张建人1,2,凌辉1,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湖南师范大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新生代中学教师工作压力、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投入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李琦,王佳宁,金童林,赵思琦(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留守初中生自我表露与抑郁的关系: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杨克俭1,王桢2,闫晓飞1,郎红娟1,罗正学1(空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辱虐管理对职业成功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和工作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朱晶晶1,张云2,李燕1,彭汝贞1,冯旼1(上海师范大学大教育学院;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母亲依恋风格和幼儿焦虑: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陈福美1,苑春永2,王耘3,张彩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政治机关工作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父母冲突对3~5岁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亲子关系和情绪反应强度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何玉琼1,刘剑波1,龚靖波2,方宇敏1,崔夕龙1,罗学荣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有创伤史大学生的儿童期创伤和分裂人格特质与安全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韦嘉1,2,张进辅2,毛秀珍1(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修订版罗森博格自尊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罗杰1,2,戴晓阳3(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深圳大学心理系).中文形容词大五人格量表的初步编制Ⅳ:简式版的研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姚良爽1,连帅磊1,孙晓军1,2(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分中心).社交网站体像比较对女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陈益专1,2,唐海波1,3,蒲唯丹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品行障碍青少年冲动性人格在抑郁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邢雅馨,蔡赵娜,王美芳(首都师范大学).父母体罚态度与体罚行为的关系: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王宏1,张守臣1,刘秀荣2,姜永志3,刘勇4(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佳木斯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心理健康教研室).青少年休闲无聊与烟酒使用行为的关系:抵制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钟少玲,李奇光,周建松,张四美,王军,郭慧娟,王小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疗技术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重点实验室).眼动技术在测谎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王莹1,赵锦哲1,高峰强1,侯晓1,韩磊1,2(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羞怯对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成对数据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房圆,李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心理治疗在老年期抑郁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李兆良,周芳蕊(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大学生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杨蕾,尤瑾(武汉大学心理学系).在自我调节的视角下看人格特质的发展和改变[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阮怡君1,齐春婷2,刘翔平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多重感觉通道训练对听写落后儿童的教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王新蕊1,胡治国2,彭志康1,刘宏钰3,刘宏艳1(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光电信息工程系).嗓音吸引力与人际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李丽1,2,陈哲2,姜鲜银2,陈熙2,李映兰2,范学工1,2(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危险行为的体验式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 杨昭宁1,2,种道汉2,王保英2,孙清平3,代亚男2(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烟酒使用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