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振宁1,2,赵靖轩2,吴孟桃2,梁建文1,2(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综合模拟与城乡抗震韧性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基于CPU-GPU 异构并行的复杂场地近断层地震动谱元法模拟[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杨彩红,郝明辉,张郁山(中国北京).圆弧形凹陷在SH 波入射下瞬态反应的解析解[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孟思博1,赵嘉玮2,刘中宪3(天津市土木建筑结构防护与加固重点实验室;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差分进化-人工神经网络的沉积河谷地震动放大效应预测模型[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韩璐1,陶正如1,曹泽林2,陶夏新1,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979 年帝王谷地震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的识别和初步讨论[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邢浩洁1,刘爱文1,李小军2,陈苏2,傅磊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多人工波速优化透射边界在谱元法地震波动模拟中的应用[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于彦彦1,2,田浩1,2,韩天成1,2,丁海平1,2(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断层位置对三维盆地地震效应的影响[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禹海涛1,2,王治坤2,陈峰军3,刘中宪4(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SV 波入射下饱和地层浅埋平行隧道动力响应机制[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董瑞1,2,景立平1,2,3,单振东1,2,3,李亚东4(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防灾科技学院;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地铁车站与横跨桥梁耦联破坏数值模拟[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宝鑫1,刘晶波1,李述涛1,2,王菲1(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基于混合波场地震动输入技术的近海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禹海涛,李晶,王祺(中国上海).软土隧道基于地震响应的输入地震动排序[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刘启方1,2,陈长龙1,2(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移动窗解卷积法的2011 年日本东北MW9.0 大地震场地非线性时变识别[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赵密,郭梦园,钟紫蓝,杜修力(中国北京).面向地下结构的最优地震动峰值指标随埋深变化规律[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王竞雄1,李鸿晶1,邢浩洁2(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水平成层场地地震反应的集中质量切比雪夫谱元分析方法[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曹泽林1,陶夏新2,3,陶正如3,王可意1(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FK法合成地震动的频带范围研究[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高玉峰1,2,代登辉1,2,张宁1,2(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翡翠河谷地震动地形效应解析分析[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李鸿晶,王竞雄(中国南京).时域谱元法的质量特性模型及其构建方法[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梁建文1,刘中宪2,巴振宁1,任叶飞3(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强地震动模拟及工程应用专辑》前言[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本刊编辑部.致谢审者[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
(地震学报编辑部).欢迎订阅2022年度《地震学报》[J].地震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