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项小燕1,2,吴甘霖1,王志高1,张中信1,段仁燕1,王广艳1,张小平3(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别山五针松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李利超,孙化雨,娄永峰,杨意宏,赵韩生,高志民(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毛竹漆酶基因PeLAC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黎瑞源1,石桃雄2,陈其皎2,潘凡2,陈庆富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中国35个苦荞审定品种EST-SSR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王慧1,李肖夏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同域分布的紫堇属三种植物的繁育系统和传粉差异[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邱丽氚,柳涛,常虹,吴晓湲(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壳斗科植物空间多样性格局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蒋向辉1,佘朝文2,苑静1,谭荣1(凯里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怀化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微量元素对金银花绿原酸合成关键酶基因LjHCT和LjC3H1表达的影响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杨鹏,舒建锋,蔡莎莎,赵财(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不同产地薤白nrDNA ITS序列分析及亲缘关系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李娜,郭学民,黎明,白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构树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蔡锦蓉,陈云辉,臧程,于晶,郭水良(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125个地区的中国藓类植物区系的定量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姚纲1,张连婕2,3,薛彬娥2,罗世孝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算盘子属(叶下珠科)果实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郭雅琼,吴归仪,李扬(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市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海链藻属重要形态学特征的二次研究——以艾伦海链藻为例[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赵哲,许哲,王瑞,张荣京(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俄贤岭紫毛野牡丹灌丛群落特征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蔡元保1,杨祥燕1,孙光明2,张治礼3,黄强1,刘业强4,唐莹莹1,王运儒1,李穆1(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菠萝叶片色泽、色素及抗氧化活性的关系[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史锋厚1,2,庄珍3,罗帅1,2,丁彦芬3,沈永宝1,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香圆种子萌发特征及催芽技术[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吴筱娉1,森林1,2,陈楠1,张潇1,马朝霞1,张钦宇1(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蕨类植物psaA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石琦,梅洪,张成军,黄建,吴红艳(湖北工业大学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缺磷和高光对集球藻光合生理和油脂积累的影响[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明兴加1,2,李博然1,2,叶陈娟1,2,伍淳操1,2,高美娇3,罗毅波4(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庆市中药资源学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齿瓣石斛的原生境播种及其株丛生长特性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祖奎玲,董树斌,李建霞,徐申健,赵良成(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南蛇藤假种皮形成过程中萜类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朱华,周仕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壳斗科原始植物轮叶三棱栎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发现及其生物地理意义[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许自龙1,2,汪阳东2,陈益存2,高暝2,徐刚标1,何关顺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林业局).山鸡椒雄花花芽发育形态解剖特征观察[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2期
  • 谢国芳,徐小燕,王瑞,刘志刚,周笑犁,杨涵桃(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刺梨果实和叶中酚类、Vc 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张瑜1,徐志超1,季爱加1,宋经元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bZIP转录因子调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靳春梅,周坤,张今今(陕西师范大学).茶树花发育MADS-box 转录因子CsGLO1、CsGLO2 与CsAG 之间的互作关系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王虹,路雄,陈秋艳(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天山一号冰川地区12 种藓类植物叶形态结构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梁林峰1,要元媛2,毕润成2,闫明2(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毛榛植物构型特征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贠建全1,2,3,邓双文1,2,3,陈红锋1,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荷包岛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黄治昊,周鑫,张孝然,蒲真,邢韶华(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地区黄檗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苗灵凤,张丽佳,蒲玉瑾,杨帆(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WP4C 露点水势仪测定植物叶片水势时的影响因素——以降香黄檀为例[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王卿1,2,3,刘健1,2,3,4,余坤勇1,2,3(福建省资源环境监测与可持续经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3S技术应用研究所;三明学院).基于多角度植被指数的马尾松林LAI 反演方法[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1期
  • 周思宇,王永清(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枇杷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J].植物科学学报,2017,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