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文炜1,周畅1,张亚飞1,薛彦杰1,尹世平2,李杉3(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试验室;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CFRP/SMA复合材料片材增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祥秀1,王瑶2,李小军1,3,刘爱文1,贺秋梅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速度脉冲地震动作用下巨-子结构隔震体系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俊然,王俪锦,姜彤,赵金玓,任淼,李洪军,贾艳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PIV技术的高吸力下压实膨润土径向劈裂试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许梦飞1,姜谙男1,张勇2,申发义2(大连海事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冻融-荷载耦合损伤模型及其算法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达波1,2,余红发3,麻海燕3,糜人杰4,吴彰钰3(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混凝土强度对珊瑚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牛建刚1,王梦雨1,李京军1,郝吉2(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冻融后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卢建旗,谢志南,李山有,马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丢头地震记录自动识别方法[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范鹏贤1,王贾博1,刘家贵1,王明洋1,2,张宁2,吴志酬2(陆军工程大学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端部条件对红砂岩试件测试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菊辉1,钱逸卿1,管仲国2(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非规则平行匝道桥部分减隔震体系地震响应与减震机理[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颖1,2,于忱1,王红瑞1,王成3,赵勇4(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阿岗国家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条件混合三维Copula函数的多支流干流年最大流量模型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刘明潇1,2,姬雅茹1,米凯尔·瓜拉3,孙东坡1,孙羽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明尼苏达大学SAFL水力试验室).基于UP/PTV技术的明流床面颗粒状态试验观测方法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陶虎,张少英,万冰清,石喜,王艺洁,常昕雨(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一种雨水收集系统的开发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柯晓军1,2,但宇1,龙虹任1,苏益声1,2(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冷却方式对高温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的影响[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李宁博,张永恒,聂利超,刘征宇,杨磊,董昭(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长崎大学工学研究生院;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隧道三维跨孔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及其现场应用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李耀1,2,尹世平1,2,胡翔骞2(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土木工程环境灾变与结构可靠性重点实验室).氯盐环境下TRC加固对RC柱偏压性能影响[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关振长1,朱凌枫1,乔梁2,唐勇三3(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海峡(福建)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偏压条件下特大断面隧道地震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王建宁1,2,马国伟2,庄海洋3,窦远明2,付继赛3(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不同类别场地大型异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金浏,李平,杜修力(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减灾与防灾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箍筋约束方形混凝土柱轴压强度尺寸效应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李芸邑1,2,廖珍珠1,3,王航2,叶姜瑜1,刘阳生2,徐凤4,王东4(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固废管理中心).无定形FeS2在不同pH条件下对铬渣的稳定作用[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贾宝真1,钟德钰1,2,张科利3(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动理学理论的坡面水流土壤分离能力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培兴1,2,3,李晓昭2,3,黄震2,4,章杨松5(河北经贸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地下空间与地质环境研究所;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综合示踪与注水试验的花岗岩场址断裂渗透特性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4期
  • 张承文,淳庆,林怡婕,王浩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地铁及地面交通激励下城门楼建筑遗产的动力响应研究——以南京鼓楼为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5期
  • 黄耀英,丁宇,周勇,肖磊(三峡大学利与环境学院).水胶比因素影响下水工混凝土湿胀变形试验与模型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陈守开1,2,3,4,蒋海峰1,2,4,李海瑞5,陈家林1,2,4,史海波1,2,4(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河南省水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水谷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工程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基于RST-LSTM模型的堤坝渗压动态预测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李俊1,宋松柏1,王贺佳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环境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指标筛选的汛期时间域划分及合理性分析[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王烨1,2,何腾1,赵兴杰1,鲁红钰1,王瑞君1,王良璧2,夏昕彤1(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铁道车辆热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种适用于复杂结构管翅式换热器传热性能分析的高效数值方法[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邢浩洁1,2,李鸿晶2,李小军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一维波动有限元模拟中透射边界的时域稳定条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信任1,2,陆海1,毛立1,毕登山3,强一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钢筋混凝土减震模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熊二刚1,陈恒丰1,涂蕊1,张倩2,梁兴文3(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剪力墙非弹性刚度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3期
  • 柯晓军1,2,罗达1,莫自庆3,苏益声1,2(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预应力组合斜撑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数值模拟[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