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雪1,董天羽1,孙王茹1,刘含雨2,武丽娜1,汪庆1(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北中洲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典型北方城市河流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郭威1,2,罗雅丹1,2,李晨光1,2,陈琳1,2,杨宇航1,2,杨翔昊1,2,李锋民1,2,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近海环境污染控制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海洋中微塑料的老化机理及老化后环境行为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景美琪1,李绰然1,王隆清1,王天傲1,薛肖玥1,张笑寒2,马永正1(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科学系;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微塑料的毒理学研究进展——微塑料对微生物、藻类、鱼类和哺乳动物类的毒理学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陈卓,胡芯,唐洪玉(西南大学水产学院).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在铅、锌胁迫下的代谢组学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张杰聪,温云铎,吴晓丹,郑晓波(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儿童玩具中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华江环1,2,郭勇勇1,宋高飞1,李瑞雯3,韩建1,杨丽华1,周炳升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中酞酸酯类物质含量及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马喆1,2,王美娥1,姜瑢1,陈卫平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场地实际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效应定量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桑灵丽,王扬眉,李宏慧,肖静(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环境毒理学教研室).TLR4/Akt相关分子在DMF暴露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范金平1,2,张盈1,魏进1,罗世霞2,段婷婷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二氯喹啉酸及其代谢物残留的QuEChERS-UHPLC/MS/MS分析及其室内消解动态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江逸野1,2,曾艳红1,张艳婷1,2,唐斌3,罗孝俊1,麦碧娴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卤代有机污染物的组织差异性生物富集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郭馨岳,赵锦津,高晓诚,张兰,黄涛,王艳红,牛侨,张勤丽(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TREM2基因的敲低加重纳米氧化铝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薛棋文1,杨江华2,张丽娟2,张效伟2,雷春生1(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eDNA宏条形码监测沉积物原生生物群落多样性[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姜现静1,2,3,吕剑1,2,3,武君4,王建华1,张翠1(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三角褐指藻对环丙沙星的去除过程及影响因素[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师曜1,2,王颖1,李垚1,郁美枫1,董兆敏1,范文宏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个人护理品中纳米二氧化钛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顾毓蓉1,2,程晨1,3,赵雁雁1,薛庆举1,万翔4,张凯晔1,3,谢丽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农药环境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微囊藻毒素异构体产生的调控因子及其在自然水体中分布的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赵飞1,2,杨艳羽1,汝少国2,陈栋1,施雪卿1,魏朋浩1,2(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跨世代毒性效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刘军1,李珊1,张雅楠1,王元凤1,2(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庭毒物分析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刘沙沙,梁绮彤,陈诺,杨晓茵(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纳米塑料对生物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郑豪杰1,孙健1,张鲲2,程涵智1,刘沁雨3,曹玲1,尹晓辉1(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浙江省农产品品质改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管理中心;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嘧菌酯对典型农田周边水生生态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汪震,华修德,施海燕,王鸣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异菌脲在油菜植株、土壤和水中的代谢途径及代谢物3,5-DCA的毒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陈双双1,耿柠波2,曹蓉2,高媛2,张海军2,陈吉平2(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氯化石蜡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王伟霞1,2,姚烘烨2,赵静2,顾凰琳2,张丹1,刘伟1(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的江苏省优先控制毒害有机化学物质筛查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钟可意1,王笠成1,邵波霖1,朱殿梅1,胡雨婷1,程馨1,2,3(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某铀水冶厂周边土壤放射性核素U和Th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黄盼盼1,2,陶宗鑫2,王佳佳1,徐晶2,欧阳少虎2(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烃污染土壤中蚯蚓对PAHs富集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黎伟宗,刘源,李慧珍,游静(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受纳水体污染和毒性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沈路遥,张世懿,彭自然,张馨予,何文辉(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草甘膦对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奚豪,李哲,方治国,刘惠君(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不同碳链长度离子液体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和小麦的光合致毒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李珊1,王潇逸1,刘军1,张雅楠1,王元凤1,2(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庭毒物学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密云某私采金矿矿洞废水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代恒美,郭子毓,徐玉艳,张华,潘莎(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IBR模型研究磷化工区溪流水体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
岳扬1,李莉2,王炫凯1,王侯宇1,张玉凤1,张倩1,刘鹰1,曲宝成1(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市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中心).大连近岸海域表层海水中典型人工甜味剂的浓度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