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钟为章1,2,马彩云1,2,欧阳滨3,王畅伟1,王朝阳1,郭延凯1,2(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云南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UV-EMS复合诱变强化生物预处理秸秆产乙醇[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包海宁1,2,熊杰2,张超艳2,郭晓欣2,赵莹2,周友亚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污染地块土壤砷与苯并[a]芘生物可给性影响因素研究与模型预测[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张业文1,宋锦达1,宋泽贤2,张腾飞3,孙仲平3,王学礼1,杨苏才3(广西大学农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电子受体对深层土壤中石油烃缺氧降解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严梓辰1,余海波1,唐伟1,孙钰沅2,杨宗帅1,钱林波1,晏井春1,宋静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常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场地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研究热点和趋势[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谢冰1,2,史力争1,洪澄泱1,谢颖诗1,海景1,卢加伟1(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国内外生活垃圾焚烧烟气排放与监管标准比较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孙旭1,2,苏命2,3,曹腾心2,3,艾宇帆2,3,厉巍1,杨敏2,3(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藻细胞形态和光合特征的水源地藻类种群时空分布机制及预警防控[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李冠廷,王启文,高继军,刘来胜,劳天颖,宁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流域生态恢复潜力评估不同赋权方法适用情景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杨阳1,2,仝瑶1,2,封莉1,2,张立秋1,2(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水体污染源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纳米TiO2暴露对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光降解行为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周成赟,唐小峰,渠晓琳,向天一,刘炜,程敏,熊炜平,宋彪(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Ce-BDC衍生碳的除氟性能与机理[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胡映明1,2,3,宁超4,李坪津4,王盼新2,3,宋玉栋2,3,付丽亚2,3,吴昌永2,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臭氧催化氧化池更换铝基催化剂的工程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张子薇1,王李新1,甄建政1,唐念念1,李豪1,孙佳豪1,靳浠洋1,吕维扬1,2(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活性炭纤维负载硫化纳米零价铁用于活化PMS降解三氯苯酚[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陈锐,马晓利,王云(新疆师范大学).重金属镉对污水生物膜吸附菲的影响机制[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云蓉蓉1,2,3,陈宇云1,2,3,董艳霞1,2,3,王菲1,2,3,张红丽1,2,3,刘曾玉1,2,3,李翎1,2,3,CHAYMA Chilouch1,2,3(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旱区生态水文与水安全重点实验室).CTAB-HAP@ZM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孙念念1,何航2,李岚峰2,杨晓胤2,3,杨晓芳3,4,廖桂英1,王东升2,5,张伟军2,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义乌市分质供水系统水质变化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程爱华1,李治1,2,刘晓河1,乔梁2(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神木市能源局).制备方法对铜镁铝类水滑石吸附性能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黄津祥1,张文杰2,蒋墨翰3,李玉岐1(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芬顿和氯化铁协同修复三价砷污染土的稳定化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赵雨1,李含1,陈嘉超1,许海民2,陈志辉1,朱雅娴1,楼冉1,杨文澜1,2(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启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米磷酸铈的制备及其对酸性废水中氟的吸附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王雪雪1,马嘉乐1,王珊姗2,祁诗月1(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嘉兴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责任公司).浅析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的历史沿革[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岳佳妮1,肖峰2,李一鸣2(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不同有机物对含藻水体混凝效果和絮体特性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卢加伟(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二噁英”的字形与读音辨析[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圣伟佳1,王威振1,张晋华1,2,尹洪斌3,4(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复合改性凹凸棒土絮凝材料的制备及其除浊除藻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10期
  • 何秋杭1,2,陈奕彤1,乔金岩1,张桐2,肖琪钦1,金正宇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基于月排放数据的北京3座区级污水处理厂年碳排放特征[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9期
  • 周垂康1,2,毛詹晟1,2,方先芝1,2,赵科理1,2,马嘉伟1,2,柳丹1,2,叶正钱1,2(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交流电场频率对柳树-东南景天混栽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9期
  • 罗鉴1,吴永贵1,2,3,罗有发2,3,朱鑫维1,彭小裕1,郑煜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贵州省劣境生态修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改良剂与植物联合修复对汞铊矿废弃物重金属淋溶释放行为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9期
  • 韩文杰1,2,徐康康1,2,杨忠启1,2,周家中1,2,吴迪1,2,高彦博3,马潇然4(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膜研究院;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绿色低碳生物膜与水环境恢复重点实验室;烟台市城市排水服务中心;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多级多段纯膜MBBR工艺的脱氮稳定性与微生物菌落结构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9期
  • 齐笑言,李响,佟勃霖,吴松羽,李成俊(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多级A/O-电解除磷-生态净化组合工艺在变电站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9期
  • 钱盘生1,方佳丽2,冯梓恒2,王秉政2(江苏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新型生物质碳源的制备及其污水脱氮除磷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9期
  • 孙观来1,2,柳蒙蒙1,3,4,郁达伟1,5,6,魏源送1,2,5,6,王浩7,8,刘国梁7,8,常江7,8(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曝气策略对膜面剪切力的影响机制及其优化[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9期
  • 欧阳伊雯1,庞蘅洺1,叶红丽1,庞惠月1,王照晴2,高小峰1,陆嘉麒3(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环境与资源创新中心).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碳排放特征及减污降碳措施建议[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9期
  • 沈文涛1,夏丹1,张绚2,3,来广志1,张宇鹏1,赵俊勇1,赵甜甜4,吴景龙2,邢幸2,王启镔5(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国家电投集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基于电碳协同的江苏省某污水处理厂减碳管理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23,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