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天强1,2,崔臻2,盛谦2,宁宝宽1,马亚丽娜2,周光新2(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走滑断层作用下跨断层隧洞错断模型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赵雷,张丽君,余志祥,齐欣,许浒(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泥石流柔性防护系统耦合作用数值模拟[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苏雷1,2,赵卓3,毕建巍1,解立波1,凌贤长1,2(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基于FLAC3D液化场地桩基动力反应振动台试验数值分析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许民泽1,崔春义1,王广兵1,王启福2,苏健3,高凌霞4(大连海事大学土木工程系;大连海事大学安全工程系;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饱和砂土场地-地铁车站地震响应参数敏感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梅伟1,顾世祥1,童保林1,谢波1,杜文琪2(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风险与防灾研究所).考虑场地效应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以玉溪为例[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汤鹏1,杨明1,庄海洋2,王程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越江电力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横向抗震性能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项长生1,2,党聪1,周宇3(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铰缝损伤度的空心板桥铰缝损伤识别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劳俊1,王希慧2,3,宋波2,3,李陈阳2,3(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强震区轨道交通工程抗震研究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脱硝钢架表面体型系数及风致响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王卫东1,崔强1,韩杨春1,张树林2,孟宪乔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高寒地区输电线路锥管板条装配式基础抗冻拔性能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周亚东1,2,姜龙飞2,郭帅杰3,杨伟超2,武志杰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饱和-非饱和土一维大变形固结模型[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孙茜1,2,阎长虹1,刘羊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无侧限压缩条件下重塑土微观结构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郭凌云1,2,周晶1,2(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学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外表面轴向裂纹管道失效评估误差对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刘文润1,2,陈剑刚1,3,陈华勇1,3,王喜安1,2(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能量耗散过程的拦砂坝泄流孔堵塞判别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慕焕东1,2,邓亚虹2,纪帆3,宣友2,白逸松1(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不同缝面形态地裂缝场地地震响应规律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黄潇1,胡志祥2,刘运林1(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极罕遇地震作用下LRB 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特性[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路德春,郝文磊,吴春玉,杜修力(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下穿隧道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王媛1,聂晓宁2,田黎敏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李明达1,2,张昱1,2,周晶1,2(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工程抗震研究所).岩溶位置及组合效应对隧道的地震响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曹国绒,王博,杨柯,李哲,刘伯权(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远场类谐和地震波加速度反应谱的双峰特征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刘翠清(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铁车站与上盖高层建筑一体化抗震性能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吴宜峰1,赵金鑫1,乔云飞2,李爱群1,3,邓扬1(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砖石质不可移动文物本体监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辑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辑部).“城市综合防灾与抗灾韧性”专题征稿函[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3期
  • 张哲熹1,2,方成1,2,王伟1,2,陈以一1,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Fe-SMA的材料特性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2期
  • 李钢1,秦佩瑶1,董志骞1,李宏男1,2(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震与洪水作用下结构风险分析与设计研究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2期
  • 惠存1,2,李永刚1,李克1,海然1,2(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河南省环境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灾害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多灾耦合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承载性能研究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2期
  • 林旭华,董毓利,房圆圆,张大山(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不同破坏准则的火灾下钢筋混凝土板可靠性评估[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2期
  • 赵开鹏1,2,李碧雄2,3,吴德民2,3,胡相鑫2,3(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四川大学深地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台风-风暴潮下海南地区砌体房屋物理脆弱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2期
  • 李悦1,高崇铭1,李冲2,李茜3,黄帅4,王克海3(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海蚀环境下考虑摩擦滑移的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老化剪切性能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2期
  • 屈锋,侯海龙,胡松,石卫华,程火焰,王功勋,金浩(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混凝土电化学除氯效果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