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慧.“海铭蓝”琵琶的研发制作[J].乐器,2022,第10期
-
张佳祺.美感切割,从标准再到时尚界乐器新贵的演变[J].乐器,2022,第10期
-
舒丹(浙江音乐学院).浙江筝在海外的传播与文化“回流”[J].乐器,2022,第10期
-
杨威(大连外国语大学).1958-1973年琵琶创作作品意识形态研究[J].乐器,2022,第10期
-
张明翰.乐玩越开心!——访广告配乐师蒋粤萌[J].乐器,2022,第10期
-
王伟卓(南安普顿大学).数字媒体驱动下音乐媒体的变革[J].乐器,2022,第10期
-
杨凯.洒向人间都是爱(十)——我的音乐生活点滴[J].乐器,2022,第10期
-
王歌扬.中国博物馆音乐考古学的实践与发展(下)[J].乐器,2022,第10期
-
柳苏凌.团结协作 共创未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换届大会 暨签约仪式顺利举行[J].乐器,2022,第10期
-
张伟,张艳(河南师范大学).商代埙的基本形制及其历史沿革[J].乐器,2022,第9期
-
杨毅,王君(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肢体语言在钢琴演奏表现力中的实践研究[J].乐器,2022,第9期
-
高曼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美育视域下高校音乐赏析课教学模式探究——以《大学音乐欣赏》课程为例[J].乐器,2022,第9期
-
李晨枫,相宁(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傅毅《舞赋》中乐舞的思想表现[J].乐器,2022,第9期
-
潘妍娜,黄彦君,范垲欣(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州地区私伙局中曲艺爱好者流派唱腔观念调查——以广州三所私伙局为个案[J].乐器,2022,第9期
-
王歌扬.中国博物馆音乐考古学的实践与发展(上)[J].乐器,2022,第9期
-
徐旭(天津传媒学院).秦筝陕西流派声腔的源与流——从“秦筝归秦”音乐会曲目看秦筝流派的艺术创作[J].乐器,2022,第9期
-
刘寒力.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J].乐器,2022,第9期
-
孟醒(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编制的由来与发展[J].乐器,2022,第9期
-
吴跃华.绳其祖武,万物长荣——长荣琴轸发明纪实(下)[J].乐器,2022,第9期
-
王锐(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舞蹈学院).高职舞蹈专业钢琴伴奏在教学课堂中的反思[J].乐器,2022,第9期
-
张瑜(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基于建构主义的高等院校创新型音乐教学研究[J].乐器,2022,第9期
-
辛永姝(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江文也钢琴伴奏创作特征及影响——以《生蕃歌曲集》为例[J].乐器,2022,第9期
-
rob laing,slowly.2022年Taylor原声吉他精选榜单[J].乐器,2022,第9期
-
孟建军.板胡悠扬桃李芬芳 挚爱恒久民乐无恙——访著名板胡教育家李恒[J].乐器,2022,第9期
-
张迪.袁景:我的音乐是“10%的悲伤兼具90%的快乐”[J].乐器,2022,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