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左琪琳1,赵娜2,段红梅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虚拟站点在黑河流域降水模拟中的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8期
  • 武娜1,2,沈镭1,2,3,钟帅1,2,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晋陕蒙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郭瑞1,李素敏1,2,3,陈娅男1,袁利伟2,3,4(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智慧矿山地理空间信息集成创新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基于SBAS-InSAR的矿区采空区潜在滑坡综合识别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武夕琳1,2,刘庆生1,刘高焕1,黄翀1,李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研究综述[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方莉娜1,2,3,黄志文1,2,3,罗海峰1,2,3,陈崇成1,2,3(福州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结合SVM与图匹配的车载激光点云道路标线识别[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陈昭1,罗小波1,2,高阳华2,叶勤玉2,王书敏1(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半变异函数的重庆市地表温度空间异质性建模及多尺度特征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陈杰1,2,李昂2,符峥2,李思倩2,王结臣2,3,4(大同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公交模式对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影响[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林中立1,2,徐涵秋2,3,黄绍霖4(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州大学遥感信息工程研究所;福建省水土流失遥感监测评估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扩展动态监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邹雨轩1,2,吴志峰1,2,曹峥1,2(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省地理国情监测与综合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耦合土地利用回归与人口加权模型的PM2.5暴露风险评估[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符海月,张祎婷(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时间尺度重构EEMD-GRNN改进模型预测PM2.5的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王林江1,2,吴炳方1,2,张淼1,邢强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关键生育期冬小麦和油菜遥感分类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刘淑涵1,王艳东1,2,3,付小康1(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微博中的暴雨灾害信息[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杨若1,2,敖祖锐3,张晶1,2,余洁1,2(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小尺度下植被冠层对屋顶表面温度的调控效应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徐新良1,张亚庆1,2,王世宽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气象站观测数据的京津冀城市扩展对气温变化的影响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侯婉1,2,3,侯西勇1,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全球海岸带多源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分类产品一致性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7期
  • 谭深1,2,吴炳方1,2,张鑫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与多源遥感数据的海南水稻分类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 彭建1,2,徐飞雄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不同格网尺度下的黄山市生境质量差异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 田富有1,2,吴炳方1,2,曾红伟1,何昭欣1,2,张淼1,José Bofana1,2(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多层神经网络与Sentinel-2数据的大豆种植区识别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 蔡惠慧1,2,朱伟3,李孜轩4,5,刘园园2,李龙斌3,刘畅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深度学习的钨钼找矿靶区预测方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 张婷1,2,3,4,程昌秀1,2,3,4(北京师范大学地理数据与应用分析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顾及空间集聚程度的中国高温灾害危险性评价[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 郭梦芳1,胡碧松1,2(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改进覆盖度模型的南昌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布局效率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 曹阳1,葛军莲2,3,4,龙毅2,3,4,张翎2,3,4(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时空协同的城市旅游行程规划模型构建[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 陈锐,陈明剑,姚翔,王建光(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利用导航大数据挖掘城市热点区域关联性[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 刘菊1,2,陈璨3,许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基于众包的古琴名人时空信息采集与移动轨迹时空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 鹿明1,2,廖小罕1,岳焕印1,2,黄诗峰3,徐晨晨1,2,卢海英4,柏艺琴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中科无人机应用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遥感技术应用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面向中国洪涝灾害应急监测的无人机空港布局[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 左冰洁,孙玉军(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亚热带季风区将乐县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9,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