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冯柱(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语法否定和语义否定[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陈志杰,潘华凌,丁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宜春学院).译者介入的困境*——以秋瑾译《看护学教程》为例[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李春蓉(四川大学).俄英汉名词回指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孙海英(北方工业大学).汉日关系从句的背景化差异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郑丹1,刘克2(大连民族大学;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转折关系与“问题-解决”模式的建构研究*——基于学术期刊论文的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崔鉴(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后语言哲学视野中的多模态语篇研究——多模态隐转喻认知观[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王寅(四川外国语大学).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言学——哲学第四转向后的语言学新论(下)[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张兴宇(青岛科技大学).生命的自然性与大自然*——论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哥萨克》及其人物形象[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杨炳钧1,刘方华2(上海交通大学;成都市新都一中).关于不合逻辑的语言表达的意义*——以“没有长度的棍子”为例[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席留生(温州大学).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法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柳晓辉(长沙理工大学).论语体学的认知语言观[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陈压美(西南科技大学).《布里尔小姐》中文学素描画的叙述功能[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朱战炜(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论广告对语境的消解与重塑[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徐翠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术语篇中后位指示语的词汇和语法特征分析[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赵梦雪(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半成语性复合句[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四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邀请函[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王寅.引进与诠释:后现代哲学与认知语言学[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本刊编辑部.郑重申明[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本刊讯.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J].外语学刊,2015,第4期
  • 杨佑文,管琼(湖北工业大学).语言的主观性与人称指示语[J].外语学刊,2015,第3期
  • 张博宇(黑龙江大学).话语标记语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探析[J].外语学刊,2015,第3期
  • 王瑞(黑龙江大学).基于语料库的实证分析*——概念迁移视域中学习者动名词搭配错误系列分析之二[J].外语学刊,2015,第3期
  • 刘洋(哈尔滨师范大学).CBI教学理念下的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3期
  • 成汹涌(河南工业大学).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美国现代俚语特征新探[J].外语学刊,2015,第3期
  • 林忠(重庆邮电大学).口语句式的主观性表达*——以“天气那叫一个冷”为例[J].外语学刊,2015,第3期
  • 何伟,潘晓迪(北京科技大学).现代汉语虚词“等”的功能视角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3期
  • 武俊辉1,2,文旭1(西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基于语料库的be going to语法化研究[J].外语学刊,2015,第3期
  • 王松(哈尔滨工业大学).修正性反馈对提高ESL写作水平的影响*——以不同国籍学习者为考察维度[J].外语学刊,2015,第3期
  • 姜波(哈尔滨工程大学).以《指环王》为例探析事件结构隐喻[J].外语学刊,2015,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