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明学.“为‘死’过一回的英雄干杯”[J].中国记者,2022,第11期
-
许宝健.一次不忘初心的追寻之旅——回顾“追寻新中国第一任县委书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J].中国记者,2022,第11期
-
中国日报社总编室.立足外宣 守正创新 向世界生动讲好党的二十大故事[J].中国记者,2022,第11期
-
张倩(新华社研究院).党代会报道融媒经典产品的类别、创新及突破[J].中国记者,2022,第11期
-
王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为谁辛苦为谁忙》[J].中国记者,2022,第11期
-
兰慧,祝天一(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时间接诉即办融合应用[J].中国记者,2022,第11期
-
苏龙飞(证券时报专题部).《900亿“专网通信”骗局:神秘人操刀,13家上市公司卷入》[J].中国记者,2022,第11期
-
秦骥,张斌峰(陕西日报社).《悬崖上的种树人》[J].中国记者,2022,第11期
-
饶力文(新华社总编室).微纪录片《战贫之路》[J].中国记者,2022,第11期
-
梅剑平1,2;王乐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数据应用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流媒体算法的破茧之路——以总台算法在央视频的应用为例[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赵念民(大众报业集团).“正能量”与“大流量”:全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突破之道[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丁建庭(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南方+客户端).党媒评论传播力重建路径[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龙禹濛(央视网视频部).主流媒体短视频生产运营的三组关键词——以央视网为例[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马联(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都市传媒).短视频在突发事件中传播正向价值观的实战分析——以重庆山火报道为例[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惠小勇,任硌,杨三军(新华社四川分社).“9·5”泸定地震报道的难点及应对[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李鹏(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日报社).论新型主流媒体的七种能力[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施亚军1,张志安2,3(浙江安吉融媒体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研究分会).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理念、手段和实践创新[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王洪峰(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彰显党报作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新闻宣传[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王明浩1,邵香云2,刘惟真3(新华社北京分社;新华社天津分社;新华社天津分社总编室深度新闻报道中心).一抹乡愁话振兴——《“千年古渡”觅乡愁》采访手记[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李斌(民日报评论部).以权威性再造党报评论传播力[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刘海明(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媒体融合进程中新闻评论的内在张力与形式创新[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刘云(人民网社交媒体部短视频).短视频运营的“本手、妙手、俗手”——人民网短视频内容设置及传播策略[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朱琳琳(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四步走”人才队伍建设路径[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李建艳(江西省分宜县融媒体中心).深层破冰 深耕品牌——江西分宜县融媒体中心的三轮改革[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王婧,唐伟杰(中国新闻社通稿中心).以战略传播思维探寻成就报道新路径[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刘洪1,赵刚2(新华网;新华网社交媒体传播中心统筹策划编辑室).三句话写出不一样的新闻评论—“新华网三句话”评论栏目的创新思考[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李绍飞(“央视快评”“央视网评”).“央视快评”:移动互联网时代时政评论打开的新方式[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
董会峰,安英昭(中国新闻社评论理论部).用“六度”强化新闻评论的学理支撑——以中新社“东西问”专栏为例[J].中国记者,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