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宗琪,申金霞(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的情感传播内容分析 ——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黄洪波,王火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厦门日报社新闻采访中心摄影部).AI技术介入对新闻摄影情感价值的挑战[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汪帆(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新亚运与杭州韵交相辉映科技新潮赋能跨文化传播 ——以杭州亚运会动画短视频为例[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苏延军(嘉兴日报社).网络短视频版权保护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娄和军,李振,于新悦(大众日报全媒体生产传播指挥中心;舆论监督部(应急报道组);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应急报道组)).时代需要深度调研 人民需要深度调研 ——大众日报“蹲点调查”栏目特色及运行经验[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沈听雨(浙江日报).报道亚运会,我选择了奖牌之外的“点”[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漆亚林,梁一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框架理论视野下杭州亚运会首金报道比较分析[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刘丹,郑佳欣(清华大学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办公室).新型主流媒体如何盘活发展“关键存量”? ——基于南方+创新升级之路[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刘夏(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中国生态文明叙事路径思考 ——《中国日报》智库版的实践[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马昌豹(新华社研究院;中国记者编辑室).全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的坚守与维护[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宁晓巍,赵桓(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战略部〈秘书处〉).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质量报道推动美丽中国建设[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高敬(新华社国内部).新闻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承担重要角色[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李晓鹏,范静涵(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网络与传媒发展研究所).媒介深度融合下新闻传播的“理性-情感”共融范式[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方炜杭(福建日报三明记者站).在问题中找选题 从细微处见宏观[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李晓芸,王董斌(随州日报社).从三个维度打造爆款短视频 ——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型的思考[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傅华(新华通讯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新气象新作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费茂华,张爱林,王菲(新华社).在山海之间调研中国大道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系列报道采访手记[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陶克强,姜鹏飞(浙江嘉兴传媒新闻中心南湖晚报;浙江嘉兴传媒中心经济新闻部).让工作性报道“一碰就响”的路径探析[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余孝忠,姬烨,高鹏(新华社体育部;新华社体育部总编室;新华社体育部英文编辑室).履行国际通讯社职责提升“新华体育”品牌度 ——新华社体育部杭州亚运会报道实践与探索[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钟玮,曾瑞阳(杭州日报社).一个融媒体报道团队的亚运时刻[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黄宗治(新华社浙江分社).让每一个瞬间影像不负“国家摄影队”的使命[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闫院平(《共产党人》杂志社策划部;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秘书处办公室).党刊全面挺进主战场的创新实践[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张海燕,黄佳伦(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编辑中心).高密度 多样化 不间断 ——基于亚洲象“北上南归”报道案例的分析[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周楠(新华社湖南分社经济采访部).我的三个“水故事”[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冯开华(新华社宁夏分社).生态调研不可缺少直抵现场的力量[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连少英,付亚男(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共识凝聚与场域塑造:媒体生态文明报道的亮点、问题与提升路径[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凌锋(法治日报社评论部).融媒体时代以评论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思考[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朱强(南方周末).问题、释义、图说:信息增量推动内容精品化的三种方法[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文龙杰(中国新闻社评论理论部;复旦大学).做好生态文明报道要关注哪些关键词?[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
庄电一(光明日报).我投考古以钟情 考古报我以柔情[J].中国记者,2023,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