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珏菡(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青春风格”的变奏——论本雅明美学理论的一个关键主题[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李国辉(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西方文化和文学中象征的中国诠释[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李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论《诗经》讽谏诗的创制与入乐机制[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丁放(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唐诗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罗军凤(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清代扬州刘氏父子图序考论[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卢多果(北京大学中文系).从史家之心到诗人之眼——杜甫《洗兵马》史事及主旨新证[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邓瑗(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逃避自由”——《礼拜六》言情小说与现代情感结构转型难题[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刘东(北京大学中文系).皖南事变与《北中国》——试探萧红40年代作品的政治性[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刘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烈士精神、乡土经验与台静农的革命路径——兼及鲁迅对台静农的影响问题[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陈雨泓(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为艺术”即“为人生”——唯美主义与“美育代宗教”的传播[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一种南方诗学风格的演变——艾伟小说新论[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王秀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作为“事件”的故乡——莫言与胶河农场[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项静(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新世纪以来的方言写作与风格化[J].文学评论,2023,第3期
-
王琦(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触感:书写与阅读中意义生成的重要中介——让-吕克·南希书写思想新论[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尚晓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启蒙与浪漫的张力:民族内部的更新——兼谈鲁迅国民性批判之主题[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刘运好(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庐山慧远美学思想论[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张斯琦(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其新闻的“文学性”话语[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李晗(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权力话语与故家叙述——明代台阁文人族谱序的文体新变与功能转型[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林锋(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史家之文”与清中期叙事文法新变[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彭国忠(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个私密空间里的多维文学世界[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谭好哲(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以问题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赖大仁(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艺学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文论同中华传统文论相结合的理论基点[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倪爱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陶瓷图像研究的价值与路径[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宋声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语境考——兼论五四思想史中的道教批判[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赵黎明(暨南大学语言诗学研究所).当代汉诗的“语言批评”及其哲学资源[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张丽军(暨南大学文学院).当代中国故事的书写与审美主体的确立——中国“70后”作家长篇小说新论[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
梅兰(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转喻与当代小说诗学[J].文学评论,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