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丽霞,张辉,徐溶,徐辉(甘肃省地震局).2022年1月8日门源MS 6.9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章鑫(广东省地震局).2022年门源MS 6.9地震前后地电场相关系数异常[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金1,2,3,蒋海昆4,王琼2(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乌鲁木齐中亚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天山构造带地壳介质衰减结构及变化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军辉1,2,刘莉1,裴红云1,陈俊1(安徽省地震局;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2013年岷县—漳县MS 6.6地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芮雪莲,杨耀,何畅,宫悦,杨鹏(四川省地震局).四川乡城然乌温泉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谭争光1,邓志辉1,刘吉平1,王雄建2,刘锦1(广东省地震局;阳江市地震局).阳江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及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余海琳1,万永革1,2,崔华伟3,王晓山4,黄少华1(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福建仙游震群的应力场和发震机制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利波,曾宁,蔡舒梅(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石屏水平摆异常原因探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冯志生1,冯丽丽2,戴勇3,朱培育4,管贻亮5,倪晓寅6,姚丽7,孙君嵩1,章鑫8,姜楚峰9,李霞2,李军辉10,戴苗9,何畅11,黄颂9,廖晓峰11,贺曼秋12,杨杰1,谭洁玉1(江苏省地震局;青海省地震局;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广东省地震局;湖北省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重庆市地震局).基于近期活动构造的变化磁场地震异常的中强震预测规则[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宋金1,李金2,蒋海昆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汶川MS 8.0地震前小震潮汐应力触发特征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孙君嵩1,冯志生1,尹欣欣2(江苏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2021年5月21日漾濞MS 6.4地震前发震断层和震源区及附近构造活动异常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刘振1,2,陈维升3,李丽2(三明学院;北京恩光波防灾减灾科技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大地震发生前气旋与云气形态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周文敏1,应骁睿1,杨祺1,张增旺2,黄麒瑾1(云南省地震局;泸西县地震局).气汞浓度测量值与富集时间关系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缪淼1,2,韩鹏1,朱守彪2,常莹1,袁杰2,王蕤1(南方科技大学;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研究院).基于孔隙弹性介质的不同断层类型地震孔隙压与库仑破裂应力的时空演化[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贵霞1,贺曼秋2(江苏省地震局;重庆市地震局).2016年10月20射阳MS 4.4地震地磁水平极化异常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刘琦,张晶(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在京津地区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朋涛1,2,冯丽丽2,李霞2,赵玉红2,刘磊2(中国地震局青海格尔木青藏高原内部地球动力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海省地震局).岩石圈磁场特征与青海地区强震关系[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周伟,马庆尊,万永魁(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2021年甘肃阿克塞MS 5.5及2022年青海德令哈MS 5.8、6.0地震关系浅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黄辅琼(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然灾害因何而来?向何处去?——从水说起[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昌珑,温增平(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考虑震群活动的川南工业区地震危险性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杨星,张铁宝,路茜,魏嘉曦(四川省地震局).2021年玛多MS 7.4地震前青藏高原热红外异常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薛艳,张小涛,苑争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22年四川芦山MS 6.1和马尔康MS 6.0地震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毛冬瑶,张增换,李敏娟,徐溶,王朋涛(甘肃省地震局).2021年5月22日玛多MS 7.4地震震前孕震空区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黄浩,袁伏全,郭瑛霞,马建新(青海省地震局).2022年青海德令哈MS 6.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背景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穆常青,胡恒山,宋永佳(哈尔滨工业大学).基于孔隙介质模型的动态破裂模拟[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赵谊1,2,马宝君1,张彬2,马艳丽1,马龙辰1,郑宝仁1,郑嘉祺1(黑龙江省地震局;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研究院).卫星高光谱气体溯源模型1.0版[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永仙,琚长辉,刘静,张盛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短临预报专群结合模式探索[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李志雄1,施春花1,朱航2,周雯1(海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2001年四川雅江MS 6.0地震前地脉动参数异常变化[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张帅1,2,杨润海1,2,谭俊卿3(中国地震局昆明地震预报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基于超声尾波的岩石介质波速变化实验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
何杨1,田镇2,苏利娜1(陕西省地震局;长安大学).基于InSAR技术的伽师MS 6.4地震同震形变与滑动反演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第A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