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春红,姜彬,冯志彪,隋春霞,许晶,白靖文(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在大学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实现[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王占全1,文欣秀1,杨泽平1,刘江1,顾春华1,2(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上海电力学院).基于计算思维和创新实践的化工学科计算机教学的研究和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阳富强,陈伯辉(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工业防火防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刘燕妮1,2,王云鹤1,2,王欢1,2,丁云飞1,2,冀兆良1,2(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吴志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催化原理案例教学法及典型案例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许兵,母朝静,高英,范丽岩(同济大学化学系).导师制成功案例对提高化学化工类专业兴趣的启示[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刘建文,王治国,曾嵘,杨世芳,管蓉,龙华丽(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对策浅析[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陈志权,罗云云(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大学“分数膨胀”现象探析[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杨得锁1,王晓梅1,赵均安2,赵立芳1(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陕西华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周锡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与高等教育评估[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冀亚飞1,廖道华1,赵建宏1,刘宏伟1,郑玉林2,宋恭华1(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绿色试剂氯化锂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任福正,罗晓燕,唐赟,景秋芳,王越,赵建宏,宋恭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系).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余若冰,徐世爱,张德震(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物理教研室).高分子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整合[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王新平1,王旭珍1,任素贞1,王新葵1,纪敏1,刘道胜2(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化学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化学热力学知识框架脉络[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张彰,刘红,鄢浩,郭晓亚,朱宪(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化工系).化工原理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一)边界层[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吴艳阳,朱家文,武斌(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学工程系本科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曹睿,刘艳升,马君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新方法:单指标全塔负荷性能图技术和流程模拟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3期
-
黄斌1,2,傅志贤1,陆瞿亮1,杨亚平1,查利云1,周建成1,2,吉民1,2,张征林1,2,韩苏扬1(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化工与制药工程系;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产学研用相结合,培养化工与制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吴雪梅,张述伟,潘艳秋,贺高红,毕丽鸿,韩志忠,张健,何德民(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构建适合工程教育实践的化工认识实习新模式[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祝宏,王凯,张珩,喻发全,高友智,吴云龙(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校企合作建设制药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王广全,李肖华,张智亮(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Aspen Plus软件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褚佳1,马晶2,朱雪丹1,熊善新1,汪晓芹1,宫铭1,吴伯华1(西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提高化学专业学生对天然产物化学学习兴趣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牛红梅,左晶,黄婕(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课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郑俊霞,杜志云,赵肃清,郑杰,谭伟,黄华容,周丽华(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一主线两重心”模式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邹长军,张辉,王治红,王豪(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多元化课外实践教学项目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陈红萍,侯彩霞,樊丽华,崔文权,谢全安,梁英华(河北联合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基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联合培养模式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王虹,高建村,靳广州,李翠清,宋永吉,靳海波,何广湘(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基于卓越培养计划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刘冉,于奕峰,赵风清,赵地顺(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地方高校化工制药类专业个性化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
蔡晓君,廖建泉,董建业,郭居易,陈嘉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运用Solidworks进行变桨距机构设计及建模[J].化工高等教育,2015,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