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光祥,罗开平,张长江,管宏林,曹清古,陈拥峰(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烃灶动态演化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3期
  • 付育璞1,郑强2,庞雯1,夏东领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叙利亚O油田Shiranish组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3期
  • 彭清华1,2,杜佰伟1,2,谢尚克1,2,郑博1,2(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羌塘盆地昂达尔错地区侏罗系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3期
  • 徐楠1,徐曦2,3,周波2,梅甫定1,高顺莉3,4,王兴建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下扬子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物理模拟及其主控因素[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3期
  • 范智慧,李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油藏管理[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3期
  • 梁世友1,2,倪春华2,周小进2,陈剑新3(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北部湾盆地涠西地区W4井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3期
  • 高山林(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天山巴尔盖提花岗岩体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3期
  • 杨建超,方成名.《中国中西部四大盆区盆地原型序列与碎屑岩油气》出版[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3期
  • 魏祥峰,李宇平,魏志红,刘若冰,余光春,王庆波(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保存条件对四川盆地及周缘海相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影响机制[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钱门辉1,2,3,4,蒋启贵1,2,3,4,黎茂稳1,2,3,4,李志明1,2,3,4,刘鹏1,2,3,4,马媛媛1,2,3,4,曹婷婷1,2,3,4(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湖相页岩不同赋存状态的可溶有机质定量表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赵习1,2,刘波2,郭荣涛1,2,张单明1,2,李扬3,田泽普1,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储层表征技术及应用进展[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郭继刚1,郭凯2,宫鹏骐3,徐静4,郭晶1(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解释研究中心;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致密化及其影响下的致密油充注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刘毅1,陆正元1,戚明辉2,田同辉1,3,冯明石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微观储集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林红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渤海湾盆地车镇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石好果(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准噶尔盆地腹部阜康深凹带侏罗系成藏规律[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张培先(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黔中隆起及邻区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特殊性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毕彩芹1,朱强2,胡志方1,林红梅3,石泉清3,郝运轻4,徐银波1(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沾车地区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陈智远1,徐志星2,陈飞1,徐国盛1,张武2(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异常高压与油气充注的耦合性——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和平湖组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蔡郁文1,2,3,张水昌2,3,何坤2,3,米敬奎2,3,张文龙2,3,王晓梅2,3,王华建2,3,吴朝东1(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烃源岩中无机矿物对有机质生烃的影响[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刘庆(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烃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袁勇1,2,陈建文1,2,梁杰1,2,张鹏辉1,2(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海陆对比看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的生储盖组合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张钰莹1,2,3,4,何治亮2,3,4,高波2,3,4,刘忠宝2,3,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上扬子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及其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张宇航1,2,汤良杰2,3(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东段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王国建1,唐俊红2,汤玉平1,李兴强1,李吉鹏1,杨俊1,黄欣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油气藏上方地层中不同赋存态微渗漏轻烃特征初步模拟实验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赖生华1,柳伟明1,赵永刚1,丁熙2(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利用地震信息研究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高家河三维区盒八段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张波1,2,吴智平1,刘华2,李众3(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胶莱盆地莱阳凹陷莱西断层断裂性质及成因机制[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郭元岭,杜振京,方旭庆,侯飞,董维武(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勘探管理中心).成熟探区勘探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以济阳坳陷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 彭守涛.《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分布》一书出版[J].石油实验地质,2017,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