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业贵1,龚鑫1,侯良芹2(皖南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安徽中医药大学解剖学教研室).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2期
  • 赵健,黄锐,李怀斌,熊克仁(皖南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电针及天麻多糖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灶周围额叶皮质巢蛋白、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2期
  • 王乐荣,王海龙,卢加庆(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刺血拔罐加针刺治疗急性期肝胆湿热型面瘫伴耳后疼痛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15,第2期
  • 陈凌1,2,许金森2,兰彩莲2,潘晓华2(广州中医药大学;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不同频率电针及艾灸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2期
  • 郝杰,朱江,张鹏,齐丹丹,胡妮娟,林驰,王培,赵泯一,胡尚卿,吴桂雯,辛思源(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承德医学院).浅析《内经》《难经》后之著述在“得气”上的几点认识[J].针刺研究,2015,第2期
  • 黄迎华1,李倩1,杨萍2,闫亚南1,马惠芳1(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按摩医院).针刺对胃黏膜损伤大鼠睡眠时间及血清和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25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2期
  • 郭丽红1,刘长信2,田贵花2,任丽娜1,张瑞1,殷媛2,周明亮1,马文珠1(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电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膝关节白介素-17和白介素-23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2期
  • 林咸明1,陈丽萍2,姚旭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黄冈市中医院).不同时程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卞镝,陈以国,隋月皎,田辉,刘玉丽,曹锐,李成林,李宝岩(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刺“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和β亚单位蛋白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刘承浩1,王睿2,金亚蓓1,孙占玲1,周翔2,何嘉莹2(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杭州市中医院).葛根素穴位注射治疗早中期帕金森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田文静1,黄琳娜2,王瑞辉3,安军明2,张萌4(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陕西中医学院;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方氏头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 1区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蔡荣林1,程红亮2,周婷2,陈国庆2,陈幸生2,吴生兵3(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研究所;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电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与海马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1、2 mRNA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李芙1,李丽娜2,王鑫1,白杨1,加吾拉·阿不力孜1,步青云1,高堂珂1,薛卫国1(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电针“百会”“涌泉”对APP/PS 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水平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邹娴,朱静,康信忠,胡伟勇,王康,彭中娟,傅缨,资晓飞(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陈波1,李明月2,郭义1,3,赵雪1,3,刘阳阳1(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实训教学部;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肥大细胞源性外来体参与构建针刺穴位效应启动小网络的探讨[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余飞,吕威,黄怡然,李娜,王少怀,夏晶,李文迅(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刺对骨骼肌钝挫伤模型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孙立虹1,李新华1,李文丽1,刘丽2,马红利3,梁玉磊1(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医院针灸科;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妇女保健科).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治疗经行头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任毅1,杨晓光1,李学智1,张愉2,汪莹1,傅艳3(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电针对中老年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雄性大鼠睾丸细胞色素P 450侧链裂解酶及17 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唐汉庆,李克明,郑建宇,窦锡彬,李晓华,赵玉峰,舒方义,廉春容,杨园园(右江民族医学院).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挑疗法对血管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张泓1,王珍珍1,张雨辰2,杨璐佳1,邓石峰1,艾坤1,张志萍2(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电针“小海”与“下巨虚”穴对十二指肠溃疡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十二指肠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郭峥嵘,钱桂凤,潘秋银,王暘,辛思源,李静,郝杰,胡妮娟,朱江,马良宵(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现代针刺得气文献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严志康,杨智杰,陈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针灸科).针刺对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及肝细胞JAK 2-STAT 3信号通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孙远征1,宋晶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二病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刺配合立普妥治疗脾虚食滞型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 白万柱,景向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陶之理:针灸形态学研究的先行者[J].针刺研究,2015,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