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宇飞1,高科2,杨鑫1,李久会3,赵星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基于多尺度模拟研究Ni/Cu薄膜压痕塑性的原子机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4期
-
姜艳楠,梁瑞艳,孙娟,杨阳,范九萍(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Nd2Fe14B/α″-Fe16N2双层膜磁性能和磁化反转过程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4期
-
顾云风,吴晓莉,吴宏章(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三终端原子环的弹道热整流[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4期
-
刘远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应用设计系).第一性原理对(NaP3)n(n=1~5)团簇的几何结构和性质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4期
-
周虹君(重庆文理学院物理系).TiO2缺陷结构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4期
-
闫丽(菏泽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量子关联与原子间相互作用距离关系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4期
-
吴成国,武文远,周晓兰,刘传刚,戴斌飞(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Mn2+、Mn4+共掺杂Zn2GeO4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4期
-
姚利花(山西大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B、N掺杂对钠在石墨烯上吸附性能的影响[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魏东,孔祥木(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山东省激光偏光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Blume-Emery-Griffiths纳米管的热力学与相变性质[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桑杰扎布1,宋海珍2,高枫洁2,张帅2,付玲3,李根全4(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工程系;南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农业工程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原子分子在Pt(100)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谭心1,2,李璇2,于长永2(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碱金属在石墨烯表面吸附,迁移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邢玲玲1,2,杨欢2,3,张刚1,张穗萌2(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皖西学院原子分子与光学应用研究中心;皖西学院实验实训教学管理部).MgO和Cu的弹性常数随温度及压强变化关系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苏春艳1,梁红1,蒿凤有2(哈尔滨学院物理系;东北林业大学物理系).AlmNin(m+n=2-4)二元合金团簇结构和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周丽琴,闫兆鸿,岳子渝,梁晓庆,赵纪军(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中等尺寸磷团簇Pn(n=21-29)基态结构的遗传算法搜索[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何章明(湖南工业大学理学院).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怪波操控[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路战胜,梁艳丽,吕鹏,程莹洁,杨新伟,徐国亮,杨宗献(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气体分子在Co-BN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王燕锋1,夏昌龙2(吕梁学院物理系;山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不均匀场中氢分子离子高次谐波产生的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黄武英,仁刚,卢悦,朱超,凤尔银(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Kr-CS2体系势能面及束缚态能级的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班培培,王芳(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自掺杂TiO2纳米棒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孟江,李淑萍(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Yn(n=2-8)团簇吸附CO2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段晓娅,王赏,李雁鹏,史英哲,陈彦军(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强激光场中原子双电离动力学复杂机制分析[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李宏1,刘红艳2,王磊2,李玉山2(淮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菏泽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二维带电自旋-1/2费米气体的磁性质[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冷艳丽1,张建辉1,刘婧2,慕红梅1,成莉燕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工程系;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工系).反式羰基铑碘络合物催化甲醇制乙酸反应的动力学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胡峰1,2,孙言1,梅茂飞1,杨家敏2(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类铍铝离子的Kα跃迁特性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杜传梅1,胡国帅1,张明旭2,闵凡飞2,王飞帆1,张凌睿1(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噻吩类含硫模型化合物的降解机理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陈浩,刘福生,汪怡高,李勇,焦振,王文鹏(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冲击加载下硅烷流体的导电特性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娄本浊1,孙彦清1,黄朝军1,徐晖2(陕西理工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汉中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光镊与差动共焦显示术整合系统在蛋白质弹性研究中的应用[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陈新,徐光年(皖西学院).VO2+与CH3 CHO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
常亚茹,张为超(江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H2O)n(n=1-3)和H2SO4作用下H2CO3气相分解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7,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