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镇江1,盖琪欣1,王云婷1,吴希1,梁兴华1,2(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汽车零部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铝掺杂锰酸锂正极材料制备及第一性原理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李岩(太原师范学院物理系).多粒子GHZ纠缠实验中Fisher信息的保真度方法获取[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孙彤1,张如杰1,李婧婕1,蒋帅宇1,杨易昌1,李成刚1,2,崔颍琦1,任保增2,胡燕飞3(郑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量子材料研究中心;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Co m B n(m+n≤6)团簇的结构,电子特性和磁性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冯立强,李义(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相位—啁啾调控对高次谐波光谱的影响[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张莹1,张林1,付勇1,何林1,孟川民2(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炮轰物理重点实验室).相变及空位缺陷对SrF2在高压下光学性质的影响[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聂涛,罗祥燕,秦成龙,周卢玉,谢泉(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锯齿型与扶手椅型碳化硅纳米管光电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缪晶1,符斯列1,王春安2,雷涛1,李俊贤1(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东省量子调控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纤锌矿ZnO:Cu体系空位缺陷的电磁特性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李敏,谢晗,谢泉(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碳纳米管封装Si20团簇的热稳定性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袁泉,冯立强(辽宁工业大学理学院).利用单光子和双光子共振电离增强He原子谐波强度[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唐自强1,2,冯惠1,冯长君1(徐州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徐州技师学院).噻吩并嘧啶衍生物抗胃癌活性的CoMFA模型与分子设计[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张琦1,张春红1,2,李湘环1(安顺学院数理学院;安顺学院航空电子电气与信息网络工程中心).稀土Gd掺杂新型二维材料磷烯改性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李晓杰1,刘萍2,李新军1(齐鲁理工学院;齐鲁师范学院).最近邻弱交换相互作用对纳米管中Blume-Capel模型热学性质影响的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吴方棣1,杨自涛1,胡家朋1,李素琼2(武夷学院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贵金属掺杂锐钛矿TiO2光催化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吴世亮,孙海波,尹妍妍,李洪云,王青,王立飞(山东交通学院理学院).抑制剂8Q9和8QC与bromodomain结构域蛋白4作用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周梦1,景素华1,王彬彬2(武警警官学院基础部;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新型超硬材料AlMgB14高温高压物态方程和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蒋城露1,刘福生1,唐斌2,刘其军1,张明建1(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方结构MgSiO3(0001)表面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表面能[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高云婕1,高见1,周小羽2(扬州科技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S空位调节扶手型二硫化钼纳米带的电子性质[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牛亚楠,韩培德(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H2O对N复合氧化膜Cr2O3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边伟樾,韩健伟,刘锦,张孟,王潇,罗有华(华东理工大学).二元等比锰硫Mn n S n(n=1-7)团簇的结构与性质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张福兰(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重庆市无机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4,7-二(5-溴噻吩-2-基)-2,1,3-苯并噻二唑低聚物光伏性能的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姜力,周启,陈玉锋,蔡雪(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5,15-二(二茂铁基)-卟啉酞菁钇的结构和振动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陈玉锋(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扑尔敏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李丽萍1,李朔1,张聪颖1,张云光1,李桂霞2(西安邮电大学理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理学院).线缺陷对硅烯力学性能的影响[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郭笑林,段海明(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3d过渡金属掺杂对Cd12O12纳米线电子和磁性能的影响[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雷一腾1,朱玉洁1,马兰1,蔡志远2,朱涛2,蒋中英1,2(伊犁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纳电传感技术与仿生器械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疏水纳米颗粒对仿生膜流动性的影响:尺寸效应[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张兴辉,师海雄,姜立萍,牛腾,李姗姗,王子宜(兰州文理学院化工学院).铱催化叠氮化物和亚酰胺环加成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景文泉,管仲,赵松峰(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一维模型氢原子在啁啾激光场中的阈上电离[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王光昶1,牟洪臣2,陈旭1,梁栋1,张建炜1,郑志坚3(成都医学院物理教研室;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强场物理中自生磁场的实验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