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可可1,王克磊1,苏世闻1,朱隆静1,徐坚1,陈发兴2(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州市设施蔬菜工程技术中心/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潮汐灌溉对番茄苗期生长及基质水分耗散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7期
-
罗艳菊,谢林艳,吴昊,刘鲁峰,何丽莲,李富生(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蔗耐旱内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功能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7期
-
房贤涛1,游晴如1,王洪飞1,郑建华1,陈春霞1,董瑞霞1,陈双龙2,廖发炼1,3,董练飞4,黄庭旭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省宁化县良种场;南平市建阳区农业农村局).播期及温度对紫两优737农艺性状、品质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7期
-
周飘,张晓娜,陈庆富(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水活度和温度对苦荞麦黄曲霉菌株MI18-S1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7期
-
刘晓瑜,肖冬来,马璐,杨驰,林辉,江晓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转录组测序分析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广叶绣球菌生长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7期
-
曹奕鸯1,2,夏朝水1,2,陈玮婷1,2,甘玮欣1,2,林辉锋1,2,林发壮1,2,周辉明1(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花卉研究所;福建省(山区)作物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应用SSR分子标记鉴定非洲菊F1代杂种的真实性[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7期
-
陈春霞1,游晴如1,王洪飞1,郑建华1,房贤涛1,董瑞霞1,陈双龙2,廖发炼1,3,董练飞4,黄庭旭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省宁化县良种场;南平市建阳区农业农村局).紫糯特种稻紫两优737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7期
-
罗程月,马玉花,王晨兆,张丹,董佳伟,冶贵生(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中国沙棘HrNHX6基因克隆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7期
-
黄馨怡,陆建增,周丽颜,吴凤芝,高丹美(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添加生物炭对连作黄瓜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陈永聪,方勤美,柯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鲤疱疹病毒2型与3型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房贤涛1,游晴如1,王洪飞1,郑建华1,陈春霞1,董瑞霞1,陈双龙2,廖发炼1,3,董练飞4,黄庭旭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省宁化县良种场;南平市建阳区农业农村局).两系杂交稻紫两优737功能成分与产量性状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刘智成1,欧雪婷2,陈瑶瑶1,严良文1(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减氮施肥结合修剪处理对百香果结果蔓生长及单株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王洪1,刘银春1,2,陈美香1,2,邱雯婷1,陈雄1,3,郭建1(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基于单色光的植物光合响应曲线及其模型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朱田圆1,李小利1,张慧1,班景洁1,李丹1,罗彬彬1,朱建明2,林玉玲1,杜迎刚1,3,赖钟雄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金湖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潍坊科技学院/山东省高校设施园艺实验室).多花黄精PLT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杨绍康1,2,薄素雪1,2,韩雨晴1,2,叶幼荣1,2,商鹏1,2,强巴央宗1,2(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西藏特色农牧资源研发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藏猪和大约克猪FABP3基因多态性及差异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张建新1,孙靖菲2,叶玢妤2,李汉美1,阮心依2,杜妍纯2,杨海慧2,叶怡彤2,陈雪2,刘鹏2(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室).外源褪黑素对铝胁迫下番茄生长的调节作用[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梁运1,周友军1,吴红敏1,陈登建2,吴淑梅3,张珠河3,梁光红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宁德市古田县林业局;福州市林业局森防站).柳杉毛虫成虫触角的超微形态与性别差异[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罗泉达(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推广总站).铬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迁移及安全利用调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赵曾强1,朱金成2,李洁玉2,李志博2,李有忠1(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作物种质创新与基因资源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海岛棉类受体胞质激酶RLCK VI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胁迫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单灿灿1,叶典章1,郭宇1,吴斌1,李佳欢1,2,程泳春3,孙淑静1,2,胡开辉1,2,4,金文松1,2,4(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福建珍菌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响应面法优化鹿茸菇液体菌种发酵配方[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孙莉1,陈霞1,郑涵靑1,王智卿2,方桂花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泉州市农业农村局种子站;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温度对红肩瓢虫Harmonia dimidiate Fabricius生长发育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李瑞1,郑梦浩1,王佳琪1,刘彦彦1,陈之豪1,庞训胜1,刘文举2,王淑娟1(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褪黑素受体Mel 1a在皖西白鹅各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张慧1,罗彬彬1,朱田圆1,班景洁1,张春渝1,李小利1,朱建明2,林玉玲1,赖钟雄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金湖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多花黄精ACY1基因家族鉴定及其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6期
-
马福林,仁增卓玛,王昌玲,邓得坤,冶贵生,马玉花(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林系).西藏沙棘根瘤内生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促生性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5期
-
夏玉莹1,李红宇1,2,王志君1,范名宇1,2,赵海成1,2,孟凡荣1,任亿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不同耕作方式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5期
-
傅钰瑛1,张丽珊2,3,SRINWASAN Ramanathan2,3,李碗芯4(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安全与环境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嗜水气单胞菌Sec分泌系统亚基SecD的生理功能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5期
-
廖长见1,张扬1,林建新1,滕振勇2,陈山虎1,林静1,卢和顶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省特色旱作物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种子总站).优质、广适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6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5期
-
李向龙,郑登俞,张春,张中保,吴忠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基因资源与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花粉管通道法转EPSPS基因创制耐草甘膦玉米种质[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5期
-
李和平,林江波,黄惠明,邹晖,戴艺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金线莲甘露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