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元臣,卢绍辉,龚东风,马兴莉(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南省太行山林业有害生物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心).基于COⅠ基因的我国悬铃木方翅网蝽(半翅目: 网蝽科) 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J].林业科学,2021,第8期
  • 张斌,马星霞,蒋明亮,李晓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古建筑木构件有机型防腐防虫剂制备及其效果[J].林业科学,2021,第8期
  • 王正,黄俣劼,许斌,丁叶蔚,张一凡,何宇航,周宇昊(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动态和静态测试定向刨花板的泊松比[J].林业科学,2021,第8期
  • 李雪燕,熊典广,田呈明(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杨树腐烂病菌胞外分泌复合体亚基CcExo70的功能[J].林业科学,2021,第8期
  • 曹瑜娟,徐程扬,任雅雪,李夏榕(北京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研究中心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及生态系统研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敏感度排序的风景林色彩格局指数筛选[J].林业科学,2021,第8期
  • 王梓璇,王鼎,赵鹏武,张岐岳,杨磊,周梅(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寒温带冻土区火烧木管理方式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8期
  • 胡璇,徐瑞晶,商泽安,舒琪,漆良华(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三亚竹藤伴生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海南岛甘什岭无耳藤竹和响子竹空间格局[J].林业科学,2021,第8期
  • 房焕英1,2,肖胜生2,3,余小芳4,熊永5,欧阳勋志1,秦晓蕾2(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对模拟酸雨的响应[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曹宇1,2,3,巢林4,安宇宁1,3,吴德东1,2,3,张学利1,2,3,李红1,3,刘艳艳4(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章古台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海洋研究院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过程与智慧模拟重点实验室).科尔沁沙地刺榆水力结构特征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响应[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张维伟,赵忠,刘金良,邓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省林业综合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黄土高原林木培育重点开放实验室).桥山林区3种麻栎群落类型的种群动态与幼苗特征[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赵鹏宇1,白雪1,燕平梅1,赵晓东1,武晓英1,柴宝峰2(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华北落叶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表型的环境异质性响应[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黄翀1,张晨晨1,2,刘庆生1,李贺1,杨晓梅1,刘高焕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结合光学与雷达影像多特征的热带典型人工林树种精细识别[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叶天文1,袁德义1,李艳民1,肖诗鑫1,龚守富2,张健2,李素芳1,罗健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阳农林学院;海南澄迈乐香种苗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油茶的倍性鉴定[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程钰1,刘璨2,杨红强3,张寒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品林种植结构的“趋经济林化”* ——基于劳动力成本效应及相对收益效应的成因分析[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王苗苗1,刘勇1,李国雷1,2,彭玉信3,刘春和3,赵建松3,王书红3,蕫彪1,王长伟1,赵蕊蕊1(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市黄垡苗圃).秋季施肥对毛白杨苗木质量、造林效果和养分回流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叶琳峰1,李彦1,2,3,王忠媛1,2,3,陆世通1,潘天天1,陈森1,谢江波1,2,3(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湿润地区3种松属植物枝和根导水系统的效率-安全关系[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郭登康,沈晓双,杨昇,黄耀葛,李改云,储富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水溶性乙烯基单体改性木材尺寸稳定性提高机制[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王海洋1,马千里2(燕京理工学院;国际竹藤中心).马尾松树皮纳米木质纤维素气凝胶吸附剂对Cr3+、Cu2+、Pb2+、Ni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李真1,袁婷婷1,朱成磊1,杨克彬1,宋新章2,高志民1(国际竹藤中心竹藤资源基因科学与基因产业化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毛竹铵态氮转运蛋白的分子特征及基因表达模式[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杨思倩1,2,孙思佳1,2,刘贤淼3,张雨1,李文珠1,李琴2,张文标1(浙江农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国际竹藤中心).24种竹材炭化热值与工业分析[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宁吉彬,耿道通,于宏洲,邸雪颖,杨光(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Logistic回归的兴安落叶松林飞火引燃试验[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陈敏,赖华燕,郑姗姗,李明,马祥庆,吴鹏飞(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磷胁迫下外源乙烯对杉木幼苗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陈越渠1,2,刘庆珍2,李立梅2,张杨2,韩姣2,张永安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杨树溃疡病拮抗链霉菌的筛选及鉴定[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程元1,梁军1,2,谢宪1,姜斌2,冯琳3,孙国文2,张星耀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山东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林场).昆嵛山赤松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与赤松枯梢病的关联性[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方旋1,温敬伟2,陈粤3,范敏3,马星霞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南越王宫博物馆;广州市翰瑞文物保护设计研究中心).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木质水槽原位保存环境下的真菌多样性[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樊正强1,彭立民1,2,刘美宏1,冯云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微波处理对辐射松吸声性能的影响[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肖洋1,张淑兰2,张海军2,宋国华3,王全波3,宋纯彦3(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安康学院;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小兴安岭红松林冠层截留降雪特征及模拟[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杨利梅1,2,刘杏娥1,江泽慧1,田根林1,杨淑敏1,尚莉莉1(国际竹藤中心;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单叶省藤材水分吸附特性[J].林业科学,2021,第7期
  • 尹赛男,王东昶,单延龙,韩喜越,高博,王明霞(北华大学林学院).黑龙江省3种主要火源引发森林火灾的次数和面积时空分布特征[J].林业科学,2021,第6期
  • 李金花(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黑杨派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J].林业科学,2021,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