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大鹏(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黎城三根梁 “挑戏”八音会① ——上党落子起源与音乐演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任洁(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器乐剧《乐见西游》的审美之维解析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余媛(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民族志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赵明(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意大利歌剧指导翁贝尔托·费纳齐歌剧教学评析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向婷,易泽英(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女性与音乐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邱晨1,房珩2(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医疗民族音乐学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刘文荣(南京艺术学院).“洋琴”名实考辨① ——兼论乐器之同名异实现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于平(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逻辑起点、学理镜鉴、田野坐标与文化播布 ——民族舞蹈学中国学派建构的若干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顾怀燕(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当今中国二胡领域五种文化现象刍议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伍维曦(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与“欧洲音乐史” ——试论“音乐作品”与当下汉语语境中的音乐史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魏圩(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琴乐之“情”的当代阐释与建构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王海龙(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视觉如何进入人类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吉爱明(南京艺术学院).新主流电影中意识形态话语表述策略 ——以电影《我和我的……》系列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韩锺恩(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贝多芬:让音乐说话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刘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治道之端 宜建大雅 ——宋仁宗雅乐改制与王朝正统性构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黄易(上海音乐学院).孤岛自鸣:流连与放逐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颤音问题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臧恒(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交响乐《湘西印象》创作札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姜奔(日本国立新潟大学;现代社会文化研究科).也论“奏黄钟、歌大吕” ——以陈旸《乐书》中的解读为切入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李宛城.本期名家 伍维曦Wu weixi[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陈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近30年中国音乐美学史著述范式演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3期
  • 张振涛(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用之可以尊中国——杨荫浏的十番鼓与十番锣鼓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2期
  • 黄莺1,杨健2,郑炜珉3,罗楚然4(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中英音乐考级体系比较与评价[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2期
  • 王倩(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昆舞“体变质存”的民族样态及其发展新路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2期
  • 谢晓霞(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空间流动视角下近十年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2期
  • 王文卓(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论“生态审美”向音乐审美研究的理论拓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2期
  • 陈培刚(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美国音乐教育技术协会(ATMI)近年议题分析及其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