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小林,杨晔龙,康亚强(深圳市韬略科技有限公司).时钟扩频技术在行车记录仪EMI抑制中的应用[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3期
  • 周琦(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测试数据获得芯片端口EMI特性的改进方法[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3期
  • 王莹.关于IEC 6095[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3期
  • 王东红1,2,李克训1,2,姜晓东3,周必成1,2,王富强1,2,谷建宇1,2,张建东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电磁防护材料及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纳米聚苯胺-镀镍碳纤维复合材料屏蔽/吸波性能[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3期
  • 陈诚1,梁学俊2,卞云峰2(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信息网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针对TD-LTE终端设备的比吸收率测试技术[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方晶,熊辉,胡冬生,曾繁山,邱灿荣,谢宇(南昌航空大学材料化学系).CM-CTS-PANI/Fe3O4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Frank Sabath(联邦德国国防军防护技术及NBC防护研究院(WIS)理事会;IEEE EMC协会).IEMI风险评估——用结构化方法改进关键基础设施对电磁攻击的恢复能力[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李宝毅1,2,张换换1,2,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电磁防护材料及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科技大学).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的性能研究[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王添文,李子森(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同轴电缆电磁脉冲耦合仿真分析[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过峰1,蒋科1,赵介军1,刑立文2(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京容向测试设备有限公司).喀呖声分析仪测试误判分析[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温舒桦1,张金玲1,胡玉生2(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集美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短路过孔对多层PCB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陈婷,余华通,邹明明,宋盟春(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大型医疗设备或系统EMC现场测试方法研究[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牟翠华,郝煜(西门子工程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变频电控柜的基本EMC措施[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董志菊(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IEC 62368-1安全理念分析[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黄俊英1,王晓冬2(广州赛西标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锂离子电池环保法规体系[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Michele Zingarelli,Roberto Grego(德国Narda公司).去除杆天线电场测量中同轴电缆的耦合效应[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 何丽钦(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越南电子电气产品认证解读[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6,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