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永朝1,肖艳2,3,黄鹤2,3,吴超2,3,任丽丽2,3,王健伟1(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气道抽吸液标本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前细胞处理技术的比较[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5期
  • 靳舒驰1,2,王玮1,2,程通1,2(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柯萨奇病毒B组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5期
  • 周蓉1,马宁1,张国梅1,乐洋1,年悬悬1,李雪丹1,贾兰馨1,张家友2,张阳洋3,杨晓明4(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病毒性疫苗研究二室;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葛店人福药用辅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配伍RFH01佐剂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5期
  • 孙艳红1,李文龙2,陈瑶瑶1,伏晓庆1,赵晓南1,李多1(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TaqMan探针法荧光定量RT-PCR的建立及应用[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5期
  • 董鸿铭1,2,黄利民3,杨燕清4,李娜1,2,李淑英1,2,韩俊4(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省慢性疾病基础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医学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南京地区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李姝婧,蒋晓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科).blaKPC-2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中的传播机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唐园园1,贺樟平2,吴移谋1(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检验科).P2X7受体及NLRP3炎性小体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韩忠玉,扎西班久,郑佳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中的宿主细胞程序性死亡[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僧明华1,2,赵升1,2,杨凯朝1,2,胡乃月3,张智博4,徐瑾1,2,郭永豪1,2(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免疫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测检验室).河南省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人副流感病毒3型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特征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曹梅1,王童2,魏取好1(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分离产气克雷伯菌整合子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分布特征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宋云1,2,卢世栋1,2,胡晓1,2,朱琳1,2,张白帆1,2,潘静静1,2,李东晓1,2,卫海燕1,2,李懿1,2,赵升3,王海峰1,2,叶莹1,2,黄学勇1,2,马红霞1,2(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河南省传染病病原生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所).河南省首起奥密克戎COVID-19疫情全基因组特征与溯源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王瑞欢1,2,范雪亭1,2,钱程宇1,2,曹滨1,2,于晋杰1,2,李马超1,2,李桂莲1,2,赵秀芹1,2,栾秀丽1,2,刘海灿1,2,万康林1,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多组分蛋白候选疫苗EPDPA015f和EPDPA015m的免疫作用初步评价[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丁骏1,段雪含1,谢叶文1,潘洁1,夏蕾1,宁永玲1,何树燕2,戚春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肿瘤科).三基序蛋白23在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中的调控作用[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赵如倩,臧玉琴,李焕荣,刘诗琦,王颖梅,薛凤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IL-22与女性生殖道免疫[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戴榕辰1,范欣2,3,江璨然4,龚杰5,6,7,肖盟8,9,季聪华1(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医学与传染病研究所;临床微生物学系;北京北农瑞恒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白念珠菌的杂合性丢失事件与抗真菌药物耐药表型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康闽,许瑛杰,苏改秀,张丹,赖建铭(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早发性抗核抗体阳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4期
  • 孟磊俊,王洁,蔡沁,张泓(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前后上海单中心住院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变化[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3期
  • 赵乐然1,尤聪2,3,刘全忠(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性病科;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国家皮肤与免疫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单位).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方法的进展[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3期
  • 韦良婉1,2,王哲1,2,王星媛1,2,储引娣1,2,范恩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原学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反式自主转运蛋白紧密黏附素Intimin离体重组系统的建立[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3期
  • 陈思1,熊晓顺,魏丹丹2,刘洋2,刘蓬2(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轮状病毒NSP486-175蛋白对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