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陵(作家岀版社).报告文学的自信心从哪里来?——评黄菲菂《报告文学史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征稿启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李洪华(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社会转型时期主体经验的诗性表达——论李晓君的散文[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秦林芳(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论解放区前期文学中的“深入群众”观念[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林培源(暨南大学文学院).“劳动传家”——再论赵树理《三里湾》的“合作化”叙事[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窦金龙,翟传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何以“先锋”与“先锋”何为——以《收获》为中心的1980年代“先锋小说”生产语境考察[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吴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李杭育与“寻根文学”——“另起炉灶”与“自我限制”[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吴鵾(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学观念的嬗变与现实主义的发展方向[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章斌(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汉语诗歌节奏的多层性与“集群”问题——新诗节奏三层次理论论述之一[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赵思运(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王蒙旧体诗中的“李商隐情结”[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刘小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当代文坛杂志社).个体叙事、时代描摹与精神探询——罗伟章小说的三个维度[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金传胜(扬州大学文学院).当代中国对印度电影的译制与接受——以“印度共和国电影周”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曾攀(南方文坛杂志社).文化传统与现代中国——关于陈继明长篇小说《平安批》[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陈进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当代江南小说”的诗性阐释及理论建构——评韩松刚《当代江南小说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赵冬梅(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诗与真:1980年代京城的四季花事与文化地图——止庵《受命》读后[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陈梦霏(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场的演变与博弈——“铁西三剑客”登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徐威,黄佳玫(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时代变革中的“父辈”“女性”和“青年”——论郭爽的小人物书写[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程旸(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四十年中看二十年——新世纪二十年中短篇小说读札[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刘适南(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乡巨变》连环画脚本改编始末(1961-1978)[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王春林(小说评论杂志社).罗伟章《谁在敲门》艺术形式分析[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刘永春1,全文静2(扬州大学文学院;鲁东大学张炜文学研究院).家族叙事的新突破与现实书写的新高度——论罗伟章长篇小说《谁在敲门》的审美建构[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王迅1,2,杨牡丹2(浙江财经大学中文系;广西大学中文系).“小麦”与“饼干”:关于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评价标准问题的探讨[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阮洁1,邢小利2(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陕西省作家协会).电影《柳青》:柳青三重身份的艺术表现[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大地上的苦难与阳光下的诗情——理解路遥的一个认知框架[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陈仲义(厦门城市学院).苏绍连:物象里的“惊悚”——台湾重点诗人论兼论“无象诗”[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伟(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史学视域下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考量——评王金胜的《陈忠实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何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以个体命运展现农村变革的时代画卷——评李天岑长篇小说《三山凹》[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