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凯1,边仲凯2,程淑艳3,王贵儒1,张琳2,黄伟2(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环境工程系).完全液相法制备CuZnAl催化剂中Si含量对二甲醚直接合成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常康恺1,2,曾泽泉1,杨亚涛1,2,丁肖肖1,2,黄张根1,2,侯亚芹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对二噁英吸附的影响机制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王可欣1,2,杨改秀2,孙永明2,李金平1,王春龙1(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生物质不同部位制备炭基催化剂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梅艳钢1,王志青2,张郃1,张胜健1,房倚天2(太原工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碱金属迁移对煤焦气化反应性的原位探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许鸣皋1,文武2,朱宝忠1,3,杨玖重2,潘洋2,孙运兰1,3(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原位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研究压力对3Mn10Fe/Ni催化剂上N2O形成途径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何培红1,张伟伟2,黄胜2,吴幼青2,吴诗勇2(国电长源湖北生物质气化科技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稻壳气化过程中碳微观结构及气化活性演变历程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冯祎,孙昱东,张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FCC油浆富芳烃抽出油组成分析[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雷蕾1,相建华1,曾凡桂1,邓小鹏2(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能源学院).无烟煤微晶结构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燃料化学学报》编辑部.勘 误[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6期
  • 周琦1,2,3,张旭1,2,3,王岩1,2,3,4,曲思建1,2,3,张飏1,2,3,白效言1,2,3,4,裴贤丰1,2,3(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化工分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折流内构件移动床中煤在不同停留时间下的热解行为特性[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靳鑫1,2,王倩1,2,李晓荣1,2,李挺1,2,王美君1,2,孔娇1,2,闫伦靖1,2,常丽萍1,2,王建成1,2,鲍卫仁1,2(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热解挥发分在活性炭上的积炭行为及其过程分析[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王德亮1,2,陈兆辉1,余剑1,高士秋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不同硅铝比HZSM-5分子筛对煤热解挥发物催化提质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王越1,2,3,丁华2,3,武琳琳2,3,张宇宏2,3,白向飞2,3,曲思建1,2,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化工分院;煤炭资源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低温热转化过程中煤中典型壳质组的荧光和Micro-FTIR特征[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白哲1,2,黄澎3,王路瑶1,曹宏伟1,张香文1,2,李国柱1,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化工分院).轻质煤焦油制备航空航天燃料的工艺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张蓓,樊俊杰,邓加晓,任志远(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煤热解过程中Na对吡啶氮迁移释放的影响机理[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李晓荣1,2,靳鑫1,2,王美君1,2,闫伦靖1,2,申岩峰1,2,孔娇1,2,王建成1,2,常丽萍1,2,鲍卫仁1,2(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氢萘对淖毛湖煤热解挥发物反应行为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宋成业1,孟记朋1,李闯1,帕哈尔·泽耀东2,梁长海1(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先进材料与催化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ZSM-22/ZSM-23共晶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正十六烷加氢异构催化性能[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林雄超,殷甲楠,丁雄文,王永刚,徐振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淖毛湖煤加氢液化过程杂原子迁移转化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刘方刚1,2,靳立军1,杨静2,唐紫超2,胡浩权1(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煤化工研究所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双电离源飞行时间质谱用于峰峰煤原位热解挥发分的表征[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郭良,刘迪,杜朕屹,冯杰,李文英(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ZrO2改性对Ni/SBA-15催化二苯并呋喃加氢脱氧的促进作用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李挺,杜天宙,申岩峰,闫伦靖,孔娇,王美君,王建成,常丽萍,鲍卫仁(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焦粉对低阶煤热解焦油气反应行为的影响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侯梦颖,李 钢,靳立军,胡浩权(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Ni改性HZSM-5催化类煤模型化合物热解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黄澎1,2,吴艳1,2,马博文1,2,毛学锋1,2,刘敏1,2(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化工研究分院;煤炭资源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淖毛湖煤热解重油直接转化制备芳烃化合物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张学慧,朱家龙,班延鹏,刘方刚,靳立军,胡浩权(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煤化工研究设计所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原位热解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研究Fe2O3对两种脱矿煤热解规律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周玲妹,王晓兵,马晨,刘爽,马茂林,刘姣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典型低阶煤热解过程中镉元素的释放规律[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毕山松1,2,3,郭啸晋2,3,王波1,2,3,徐祥1,2,3,赵丽凤1,2,3,刘清雅4(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先进能源动力重点实验室(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重质有机资源热解过程中自由基诱导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胡浩权.序言[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5期
  • 彭志威,强路遥,白柏杨,张穗穗,孙鸣,马晓迅,王飞利(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国家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能源化工国际能源合作基地).溶剂溶胀对鄂尔多斯褐煤结构及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4期
  • 张云,赵舜,张丽君,胡浩权,靳立军(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煤化工研究设计所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Ni/SiO2 催化甲烷裂解制氢和纤维炭[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4期
  • 高春新1,2,井云环3,陈慧君1,2,樊盼盼1,2,王建成1,2,常丽萍1,2,鲍卫仁1,2(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化渣脱除燃煤烟气中汞的性能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