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洪月1,2,王鑫1,钟声3,张瑜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地方联合矿山液压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橡胶输送带迟滞特性分析与恢复力模型参数预测[J].煤炭学报,2015,第12期
-
王濡岳,丁文龙,龚大建.页岩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J].煤炭学报,2015,第12期
-
赵永椿,马斯鸣,杨建平,张军营,郑楚光(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燃煤电厂污染物超净排放的发展及现状[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符世琛,李一鸣,杨健健,贾文浩,陶云飞,宗凯,张敏骏,吴淼(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超宽带技术的掘进机自主定位定向方法研究[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葛世荣1,苏忠水2,李昂1,王世博1,郝尚清1,刘万里1,孟磊3(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石家庄博欧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采煤机定位定姿技术研究[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张义民,黄婧,朱丽莎,王婷(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采煤机摇臂传动系统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徐亚军1,2,王国法1,2,任怀伟1,2(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液压支架与围岩刚度耦合理论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吴淼,贾文浩,华伟,符世琛,陶云飞,宗凯,张敏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空间交汇测量技术的悬臂式掘进机位姿自主测量方法[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张智喆,王世博,张博渊,李昂(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基于采煤机运动轨迹的刮板输送机布置形态检测研究[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刘春生1,王庆华1,李德根2(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镐型截齿截割阻力谱的分形特征与比能耗模型[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陶云飞,宗凯,张敏骏,贾文浩,符世琛,杨健健,吴淼(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iGPS的掘进机单站多点分时机身位姿测量方法[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梁利闯,田嘉劲,郑辉,焦素娟(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冲击载荷作用下液压支架的力传递分析[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田劼,王苏彧,穆晶,吴淼(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悬臂式掘进机空间位姿的运动学模型与仿真[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周笛,张旭方,杨周,张义民(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采煤机牵引部传动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周凯,李明瑞,焦素娟(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围岩-支架相互作用分析[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张凯1,龚本根2,田冲2,盘思伟1,李丽1,赵永椿2(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燃煤细颗粒物排放实验及形成机理[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葛帅帅,秦大同,胡明辉(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突变工况下滚筒式采煤机调速控制策略研究[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郝尚清1,庞新宇1,2,王雪松1,张天赐2,朱浩天3(太重煤机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斯凯弗(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基于盲源分离的采煤机摇臂轴承故障诊断方法[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马仑,汪涂维,方庆艳,谭鹏,张成,陈刚(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混煤燃烧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机理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俞啸1,2,3,丁恩杰1,2,陈春旭1,2,李力4(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徐州医学院医学信息学院;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基于HHT和有监督稀疏编码的滚动轴承故障状态识别方法[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李力1,2,魏伟1,唐汝琪1(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基于改进S变换的煤岩界面超声反射信号处理[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余学海1,2,孙平1,2,张军营1,田冲1,龚本根1,陈刚1,赵永椿1,郑楚光1(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神府煤矿物组合特性及微量元素分布特性定量研究[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张云1,许凯2,苏胜1,胡松1,向军1,汪一1(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K-/Ca-/Fe-化合物对煤焦催化气化作用特性[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刘英鹏,杨晴,胡敏,杨海平,王贤华,陈汉平(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褐煤干燥后水分复吸规律及平衡含水率预测[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曾宪鹏,于敦喜,樊斌,吴建群,徐明厚(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温度下准东煤燃烧颗粒物的生成特性[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杨阳,袁瑷辉,邹佳航,秦大同(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煤机机电液短程截割传动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谭鹏,李鑫,张小培,方庆艳,张成,陈刚(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工业分析的煤质发热量预测[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
王坤,赵海波,田鑫,梅道锋,方彦飞,马琎晨,郑楚光(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铜基氧载体和铜矿石的煤化学链氧解耦燃烧的比较[J].煤炭学报,2015,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