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梅,莫尊理(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证据推理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张慧琴1,吴俊明2(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上海师范大学).刍议化学科学及化学教学的“宏微结合”[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方洁,王群盛(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行动理论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师科学本质观特点——基于扎根理论的个案研究[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阳敏,林长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规模计算机交互式测评中科学探究能力表现的实证研究[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俞佩彤,占小红(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全球化背景下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研究[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崔鹏,王祖浩(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化学实验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以“探究深、浅呼吸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差异”为例[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洪清娟1,张贤金2(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逆向教学设计——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例[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武衍杰1,江合佩2,杨伏勇1(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项目式教学进行模块复习的实践探索——以化学反应原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例[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许玉明(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变异理论视域下“原电池原理”教学研究[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王晓军1,郑华2,赵晓冉3,佟文丰4(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北京市第九中学;北京市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北京市古城中学).大概念统领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分子结构与性质”为例[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张灵丽(苏州市振华中学校).涵育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学科育人实践——以“碳中和”项目化学习为例[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李元华1,叶永谦2(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钠与水反应爆炸原因的实验再探究[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巩永锐1,李忠恒2,周丽梅1,罗廖莉1(西华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的一体化新设计[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李德前1,2,龚皓2,魏海2(徐州市西苑中学;徐州市李德前化学名师工作室).氢气爆炸实验的一体化设计[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朱帅颖1,刘业涵2,凌一洲1(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南京外国语学校).基于“捶草印花”传统工艺改进设计的实验[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石月,李悦迪,王喜贵(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玻璃板上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及转化[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岳敏(上海市岭南中学).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后成分判定的量化模型教学法[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杨砚宁(苏州高新区教学研究室).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卷分析——以2020及2021年化学高考江苏卷为例[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吴庆生(广州市玉岩中学).利用“叠加法”绘图体验平衡的建立过程与移动规律[J].化学教学,2022,第6期
  • 林秀丽(莆田哲理中学(莆田第二中学)).钠与水反应实验的新设计[J].化学教学,2022,第5期
  • 胡乐萌(上海市上海中学).基于真实情境的“溴和碘的提取”新型作业设计[J].化学教学,2022,第5期
  • 徐光静,经志俊(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江苏省2021年高考化学卷评析暨高三教学建议[J].化学教学,2022,第5期
  • 陈爱民1,杨玉琴2(江苏省射阳中学;盐城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高考试题特征分析及启示——基于二十年全国1卷的研究[J].化学教学,2022,第5期
  • 谭景瑶(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东校).现行化学教材“质量守恒定律”表述逻辑之探讨[J].化学教学,2022,第5期
  • 吴俊明1,张慧琴2(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化学科学及化学教学中的推理[J].化学教学,2022,第5期
  • 占小红,俞佩彤,朱润刚(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新手化学教师教学适应性倾向的个案研究[J].化学教学,2022,第5期
  • 万盈盈1,严文法1,2(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分中心).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学科提炼”栏目分析与教学建议[J].化学教学,2022,第5期
  • 王云生(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发挥教科书对教学的引领作用——人教版2020年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的编写特色[J].化学教学,2022,第5期
  • 俞建锋(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基于学科理解凸显知识多重属性的教学设计研究——以“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