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桢1,薛莹1,2,3,张崇良1,2,3,任一平1,2,3,徐宾铎1,2,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采样频次对渔业资源调查物种丰富度估计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刘晓1,刘勇1,林鹏智2,赵洋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消浪室开孔沉箱消浪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刘力铷,苗晶晶,赵安冉,潘鲁青(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贝类雌激素受体的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朱宇启1,裴建新1,2,3,段双敏1,吴志强4,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测井约束的海洋CSEM反演及其在南黄海中部隆起区勘探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任朝萌1,白洁1,2,李辉1,2,孙鹏飞1,3,晨曦4(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纳米氧化锌和菲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沉积物反硝化作用及功能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Han Ziqiang,Cong Rihao,Li Qi.Polymorphism in the Ras and beta-Glucosidase Gen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Growth Traits in the Pacific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Ran Zhaoshou,Kong Fei,Liao Kai,Xu Jilin,Liu Xingwang,Shi Peng,Zhang Mengqi,Wu Kaibin,Yan Xiaojun.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PPAR in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and Their Potential Regulatory Effects on Delta6 Fad Transcription[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解则晓,李美慧(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机器学习在基于点云的三维物体识别领域的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6期
  • 李琪1,2,冉轲1,孔令锋1(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DNA条形码技术及其在海洋贝类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童思友1,2,王凯1,尹文笋3,胡伟3(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混采数据分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顾洪禄,郭海燕,刘震(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陡波形立管涡激振动疲劳损伤参数敏感性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郜培怡,李克强,陈衎,梁生康,王修林(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氮形态组成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与动力学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宋琦1,2,杨俊杰1,2,孙涛3,李飞1,2,杨宁晔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扩底抗拔桩动态变形全过程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刘静1,2,杨福霞1,2,王俊杰1,2,姚庆祯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灌河下游营养盐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入海通量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王越1,2,黄晓冬2,3,杨运超1,2,王嘉琦2,3,赵玮1,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南海东北部全日非相干内潮的特征及其成因[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尚孟慧,臧晓南,林娇娇,李瑞,毕莹,徐晓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组藻胆蛋白与高等植物类囊体膜之间能量传递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张天琦1,刘平平1,吕佳1,马岑1,黄晓文1,张嘉俊1,王师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高效非损伤性扇贝DNA提取方法的建立及效果评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刘明嘉,刘福凯,罗义勇(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北极和南极表面温度对中低纬度海洋热强迫的响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单华瑶1,高阳1,2,姚小红1,2(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青岛市近年来灰霾污染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吴春晗1,白洁1,2,赵阳国1,2,任朝萌1,陈琳1,孙鹏飞1,李岿然3(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不同类型Zn胁迫对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沈园1,赵士成1,于永河1,马晓平1,2,肖芽1,李文东1,顾永建1(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温度或盐度对水下量子密钥分配影响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王晨儒1,安然1,2,梁兴国1,2(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高灵敏靶标自环化滚环扩增检测的动态接头构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Sun Shao'e,Li Qi,Kong Lingfeng.Relaxation of Selective Constraint on the Ultra-Large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Arcidae(Mollusca:Bivalvia)[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姜燕1,2,于超勇3,徐永江2,柳学周1,2,郑炜强1,陈佳1,刘莹3,王滨2,史宝2(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健康与患病大黄鱼消化道微生物结构特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5期
  • 李佳徽,王明阳,田相利,刘龙镇,李海东,李丽,董双林,薛玲(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瑞滋海珍品发展有限公司).三种不同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病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蓝翔1,朱翠翠1,何晓霞2,王海英1,徐莹1,汪东风1(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即墨海关).接种生物胺降解菌对鱼露生物胺含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王振明1,2,3,于华明1,2,3,李阳4,王凯迪1,2,3,李松霖1,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试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西太平洋海面风场数据集的建立及其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陈友媛,李洁,朱龙,苑公静,孙萍(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生物可利用性评估城市道路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管阳,石金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雾霾天对青岛PM2.5中铁、磷浓度及溶解度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 史宝1,曹亚男2,柳学周1,3,孙冉冉1,3,徐永江1,王滨1,姜燕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黄条鰤MSTN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早期发育中的表达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