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良,路思佳,郑兴,杨鹤云(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活性碳纤维修饰PbO2电极的制备及其对阿莫西林的降解解毒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孔巧平1,李乐利2,麻微微1,施雪卿1(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氨基修饰氧化石墨烯-羧甲基纤维素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田梓莹,郑小慎(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基于典型站位AERONET数据气溶胶类型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周侃1,2,3,徐勇1,2,3,汤青4,陈雯5,李丽娟1,李平星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降尺度与融合化:环境空间管控转型与体系优化——代“环境空间管控研究”专栏序言[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伍健雄1,2,周侃1,2,刘汉初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城市化过程对氨氮排放的驱动作用与空间交互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李海燕,吴丽华(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亚砷酸钠对酵母细胞H2S代谢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王迎辉,陈元涛,张炜,赵蒙,张莉莉(青海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香草醛类席夫碱的制备及其对水中碘的吸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姚雪薇1,邵贤明1,王康舟1,吕恺1,彭党聪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基质条件下厌氧氨氧化SMBBR启动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孙小菡1,张洪海1,2,于蕾1,杨剑3,杨桂朋1,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带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夏季东海挥发性硫化物的空间分布与释放通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李娜1,2,杨兰芳2,朱有为3,邓美华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1990—2018年浙江省人为铅排放时空变化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王娇1,2,刘吉宝2,3,宋云鹏2,徐宇峰1,陈梅雪2,3,桂双林4,魏源送2,3,4(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高含固餐厨垃圾有机组成对其流变特征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刘畅1,马杰1,王龙2,陈雅丽1,翁莉萍1,李永涛1,3(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因子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孔隙堵塞效应降低生物质炭-磁铁矿混合物对镉的吸附能力[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孙博雅,程永毅,肖广全,王彦琴,王明霞,周志峰(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典型气田土壤铁还原活性与微生物群落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文焱1,齐晶瑶1,李欣2(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O-NiCoP/Ni2P电催化还原2,4-二氯苯酚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郭太伦1,肖茂栋1,张卓2,阮兵1,李兴华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黑碳气溶胶发生器的设计与性能测试[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李平星1,2,陈雯1,2,3,邹露1,2,4,蔡希5(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于一体化生态空间格局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长三角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周莉,童裳伦(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碘氧化铋/钨酸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吸附性能[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10期
-
牛亚文,赵先超,胡艺觉(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的长株潭地区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分异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林少颖1,赖清志2,刘旭阳1,金强1,阳祥1,尹晓雷1,曾瑜2,王维奇1,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闽榕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秸秆及配施生物炭对福州茉莉园土壤碳、氮、磷、铁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李晨璐1,2,郭雅妮1,李玉林3,杨继广4,康赛2,郑利兵2,魏源送2(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国家能源集团神华新疆化工有限公司;济宁波塞顿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煤化工废水反渗透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及膜污染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邹意义1,2,3,袁怡1,2,3,沈涛1,2,3,周扬1,2,3(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FeCl3改性污泥生物炭对水中吡虫啉的吸附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张紫薇,周石磊,张甜娜,陈召莹,董宛佳,姚波,崔建升,罗晓(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岗南水库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物光谱时空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刘可欣1,卢苗苗1,2,张裕芬1,2,吴建会1,2,唐晓3,4,李亚菲1,王自发3,5,4(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天津市夏秋季O3-PM2.5复合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熊健,冯徽徽,丁莹,欧菲菲,肖静怡,胡夙廷(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地区PM2.5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区时空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阮敏1,周康1,2,黄忠良2,李辉2,张轩2,吴子剑2,覃晓莉2,吴希锴1,2,黄兢2(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铅锌矿区废弃地修复客土层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肖开棒1,许伟城2,梁发文1,梁锦芝1,赖树锋1,吴小莲2,江学顶2,王海龙2,陈忻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Mo源改性石墨相氮化碳(g-C3N4)活化过一硫酸盐可见光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王能1,张瑞雪1,2,吴攀1,2,张世鸿1,安丽1,张予豪1,傅渝然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碳酸盐岩对Fe2+生物氧化及铁矿物合成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邢淑萍1,2,李林凤1,3,符耿雪1,3,冯海艳3,郝志鹏1,张莘1,2,陈保冬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唐山某焦化厂污染区地表水PAHs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李忠禹1,彭健伟2,文怡心1,林立斌2,彭志华2,黄璜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佛山水业三水供水有限公司).饮用水含氮与含碳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潜能及其毒性[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
商洪国,吴楠,韩飞,张梦汝,周维芝(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微藻对海水养殖循环水高效碳氮磷一体化去除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1,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