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俊1,章献钊1,姚蕾2,邱一凡1,於建明1(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嘉兴)有限公司).活性炭共球磨强化铁/四氧化三铁的六价铬还原性能[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10期
-
冯阿伟1,2,孙梓橦1,2,王玥玮2,曹晓峰2,李艳红1(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环境浓度微/纳米塑料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10期
-
蔡敏1,谷欣2,赵正昱2,陈凯涛2,曹露青2,赵文吉1,李杏茹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2016—2021 年运城市区臭氧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菅月诚1,2,赵铖博1,2,朱子博3,王一秋3,高艳珊1,2,彭娜娜1,2,黄亮1,2,李万勇1,2,黄浩瑜1,2,冯如帆1,2,伦小秀1,2,王强1,2(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体污染源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水体源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聊城市环境信息与监控中心).聊城市PM2.5和O3污染特征及气象因素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邹佳慧1,林青1,邵明艳2,徐绍辉1(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生物炭影响下土壤中铜镉锌复合污染物的淋溶迁移[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张春晖1,王明仕1,孙昂1,韩桥2,陈纯3,刘丹3,毛盼1,冯茜茜1,王明娅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河南省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人为-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对沁河底泥重金属污染和空间分布的量化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魏丹丹1,王盈霏2,吴林熹1,方政1,巫健清1,陈平1,吕文英1,刘国光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催化与健康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碳钾共掺杂氮化碳光催化降解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性能及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杨建华1,宋杨1,刘国强2,甘信宏2(安徽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花状WO3/ZIS异质结在可见光下高效降解磺胺甲恶唑[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颉亚玮1,汪伟1,2,陈吕军3,4,刘锐4,刘宏远1(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Br-对UV/PDS 去除对乙酰氨基酚过程的影响及其转化规律[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刘星星,赵佳瑶,党生荣,张惜文,沈雨笛,汪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发光NH2-MIL-53(Al)吸附剂实现水体中Cu2+的检测去除一体化[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孟雯1,张佳颖1,周俊才1,聂显玲1,史智炀1,李晓玲1,2,高明3,汪群慧3(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住建部给排水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餐厨垃圾乳酸发酵液为碳源时AAO 生物脱氮除磷效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惠依莲1,石烜1,2,张琼华1,韩剑霜1,金鹏康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污水管网中真菌的生长规律及致病性真菌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熊瑜1,刘思佳1,黄梓晴1,杨琛1,2,Weilin Huang1,3,党志1,2(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Rutgers University,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微塑料在水体中的光氧化动力学特性[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马容真1,郝庆菊1,翁思佳1,2,陈柯沁1,罗师旭1,江长胜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基质填充方式对铁碳-沸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简敏菲1,陈玺1,饶丹1,邹勇军2,丛明旸3,阳文静4,刘淑丽1(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所;江西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模拟湿地土壤微塑料暴露下藓类植物的生长和抗氧化酶活的响应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林海川1,2,郑陈悦1,2,黄紫颜1,2,詹笑宇1,2,马远帆1,2,夏洪涛1,2,郭福涛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含水率对福建森林草本植物燃烧碳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李怡,张含笑,张靖天,马春子,张佩莲,霍守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红碱淖营养状态及藻类群落演替的近代沉积记录[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洪艺铭1,2,王冬梅3,王智源2,4,陈求稳1,2,4,黄玉2,刘东升2,祝秋恒2,闫丹丹2,吕浩博2(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苏南运河水生态健康关键表征指标识别与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田思雨1,2,王芳1,张培培1,2,晏维金1,余其彪3,储昭升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江流域难降解溶解态有机碳的入河量与断面输送通量及源贡献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钱子妍,曾娟,张立刚,雷湘,李义伟(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海深海沉积物对Cu(II)的吸附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何泽琴1,2,3,李亚飞2,李俊2,张松林2,陈明2,B.Larry Li4(重庆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Ecological Complexity and Modeling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典型微塑料对水库缓流区消落带土壤Cu 形态的影响及其与DOM的关联[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许洋1,2,陈健松3,王志栋4,姜芳茗1,2,张清宇1,2,唐阔5,蒋洪强6,邓劲松1,2(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典型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模拟预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蓝秀权1,华涛1,林家亮1,周心慧2,程建华1,2,杨俊1,胡勇有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Ag3PO4-NSG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抗菌性能[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郝晓地,杨万邦,李季,朱洋墨(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荷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厌氧氨氧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反差现象归因[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张露,邓先平,曹建新,苏吉凯,冯春华,易筱筠,党志(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钛酸盐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对水体中Pb(II)的电化学检测[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张立国1,王彤彤1,刘琦2,李建政3,班巧英1(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晋控电力塔山发电山西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剩余污泥发酵产氢特征及群落差异[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庞梦嫒,周浩民,董静杰,郭淑丽,沈东升,朱敏,惠彩,龙於洋(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废弃物资源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垃圾填埋场中矿物与温度交互影响下的硫酸盐还原行为[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谢翔1,2,3,赵竹君2,4,李淑婷2,3,董垠希3,蔡海洋3,李佳林3,李敖1(阿勒泰地区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阿克达拉大气本底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沙漠气象与沙尘暴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阿克达拉O3与PM2.5的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
肖春艳1,李朋波1,胡情情1,赵同谦1,孙艺萌1,许高双2,黄进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大气水溶性有机氮干沉降特征及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9期
|